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部分 理论分析 | 第11-17页 |
一、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意义 | 第11页 |
二、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11-14页 |
三、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 社会风险论 | 第14-15页 |
(二) 有限性理论 | 第15页 |
(三) 参与式民主理论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现状分析 | 第17-29页 |
一、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现状 | 第17-22页 |
(一) 中央的指导性文件 | 第17页 |
(二) 地方的规范性文件 | 第17-18页 |
(三) 对相关文件的归纳总结 | 第18-22页 |
二、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现存问题 | 第22-29页 |
(一) 立法层面的缺失 | 第22-23页 |
(二) 评估主体实质单一 | 第23-25页 |
(三) 评估范围模糊 | 第25-26页 |
(四) 评估方式单一 | 第26页 |
(五) 缺少统一的评估程序 | 第26页 |
(六) 评估的责任追究不力 | 第26-29页 |
第三部分 域外借鉴 | 第29-35页 |
一、域外相关法律制度简介 | 第29-32页 |
(一) 英国《规制部门合约准则》中的风险评估制度 | 第29-30页 |
(二) 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30-31页 |
(三) 日本的公共政策评估制度 | 第31页 |
(四) 法国的公共政策评估制度 | 第31-32页 |
二、域外的风险评估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5页 |
(一) 法制化程度更高 | 第32页 |
(二) 评估主体更广泛 | 第32-33页 |
(三) 评估内容更全面 | 第33页 |
(四) 评估范围更广泛 | 第33页 |
(五) 评估程序更严谨 | 第33页 |
(六) 对风险的处置措施更多样化 | 第33-35页 |
第四部分 加强和完善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 第35-44页 |
一、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完善 | 第35-43页 |
(一) 制定统一的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法律规范 | 第35页 |
(二) 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 第35-38页 |
(三) 明确评估范围 | 第38-39页 |
(四) 通过立法确定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 第39-40页 |
(五) 制定统一的评估程序 | 第40-41页 |
(六) 完善风险评估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41-43页 |
二、配套制度 | 第43-44页 |
(一) 通过设置反方制度来加大风险评估的作用 | 第43页 |
(二) 通过重大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来评判风险评估制度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