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 第14-15页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15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 第15-16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16-18页 |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8-22页 |
·有助于充分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 第18页 |
·有助于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 第18-19页 |
·有助于发现新型生态农业和生态文明观 | 第19-20页 |
·有助于改善新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 第20页 |
·有助于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 第20-21页 |
·有助于提高和改进生产方式和生产者素质 | 第21-22页 |
4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问题及原因 | 第22-29页 |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 第22-23页 |
·法制观念逐渐增强 | 第22页 |
·农民的自主性增强 | 第22页 |
·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 第22-23页 |
·思维观念积极转变 | 第23页 |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新农村建设中组织建设与民主法治建设不协调 | 第24页 |
·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意思存在矛盾 | 第24-25页 |
·新农村建设与精神文化文明建设不适应 | 第25页 |
·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生产观念出现冲突 | 第25-26页 |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教育形式不贴近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 | 第26-27页 |
·教育组织建设不够完善 | 第27页 |
·教育载体相对落后 | 第27-28页 |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 第28-29页 |
5 加强和改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 第29-42页 |
·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 | 第29-31页 |
·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制度 | 第29-30页 |
·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制度 | 第30页 |
·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制度 | 第30-31页 |
·丰富和拓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31-34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31页 |
·科技文化教育 | 第31-32页 |
·法制观念教育 | 第32页 |
·商品经济教育 | 第32-33页 |
·道德素质教育 | 第33-34页 |
·社会主义教育 | 第34页 |
·完善专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第34-36页 |
·组建专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第34-35页 |
·培养专业的教育人员 | 第35页 |
·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 | 第35-36页 |
·充分发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 | 第36-39页 |
·坚实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保障 | 第36-37页 |
·充分发挥社会多方位合力作用 | 第37页 |
·加强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教育作用 | 第37-38页 |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力量 | 第38-39页 |
·创新和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 | 第39-42页 |
·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 | 第39-40页 |
·积极采取熏陶教育的教育方式 | 第40页 |
·实事求是,结合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的教育方法 | 第40-41页 |
·以农民群众为本,坚持群众路线的教育方法 | 第41-4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