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西2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储层非均质的分类 | 第9页 |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展望 | 第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1-12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地层对比划分 | 第13-27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4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3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3-14页 |
·区域烃源岩特征 | 第14页 |
·区域成藏特征 | 第14页 |
·地层对比划分 | 第14-16页 |
·研究区地层发育情况 | 第14-15页 |
·研究区对比划分 | 第15-16页 |
·沉积微相研究 | 第16-27页 |
·区域沉积背景 | 第16-17页 |
·沉积相标志 | 第17-19页 |
·沉积微相类型 | 第19-23页 |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第27-78页 |
·层内非均质性 | 第27-31页 |
·层理构造 | 第27页 |
·粒度韵律 | 第27-28页 |
·渗透率韵律 | 第28页 |
·渗透率非均质性 | 第28-30页 |
·夹层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层间非均质性 | 第31-32页 |
·平面非均质性 | 第32-40页 |
·砂体的几何形态和连续性 | 第32-33页 |
·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在平面变化规律 | 第33-40页 |
·微观非均质性 | 第40-76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40-50页 |
·成岩作用研究 | 第50-58页 |
·孔隙结构及类型 | 第58-71页 |
·水驱油及相渗曲线特征 | 第71-76页 |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76-78页 |
·沉积环境的影响 | 第76-77页 |
·成岩作用的影响 | 第77页 |
·构造运动的影响 | 第77-78页 |
第四章 非均质性综合评价 | 第78-80页 |
·综合定量表征原理 | 第78页 |
·表征参数的优选 | 第78页 |
·数据处理及权值确定 | 第78-79页 |
·储层的综合评价 | 第79-80页 |
结论和认识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