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强制的救济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第二章 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基本原理研究第11-22页
   ·行政强制基本理论探析第11-13页
     ·行政强制的概念分歧及界定第11页
     ·行政强制分类的主要观点及缺陷分析第11-13页
     ·行政强制的历史沿革第13页
   ·行政强制救济制度基本原理的梳理第13-22页
     ·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涵义第13-14页
     ·针对行政强制可选择的救济路径第14-19页
     ·行政强制救济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第19-20页
     ·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历史沿革第20-22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困境第22-29页
   ·我国行政强制的救济模式第22-24页
     ·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的救济第22-23页
     ·对人民法院实施行政强制的救济第23-24页
   ·我国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困境第24-29页
     ·行政强制概念界定不清晰第24-25页
     ·对行政强制各阶段性行为的法律救济规定不够完善第25-26页
     ·对当事人陈述权和申辩权的限制过多且缺乏保障制度第26页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中赋予法院的审查权限制过多第26页
     ·现有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制度中对行政强制的可救济范围规定不合理第26-27页
     ·缺乏完善的行政补偿制度第27页
     ·信访救济制度的作用有限第27-29页
第四章 典型国家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比较及借鉴第29-34页
   ·英美法系国家行政强制的救济制度第29-30页
     ·英国行政强制的救济制度第29页
     ·美国行政强制的救济制度第29-30页
   ·大陆法系国家行政强制的救济制度第30-32页
     ·法国行政强制的救济制度第30-31页
     ·德国行政强制的救济制度第31页
     ·日本行政强制的救济制度第31-32页
   ·对典型国家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思考与总结第32-34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思考第34-43页
   ·域外行政强制救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4-37页
     ·针对行政强制各阶段性行为的不同特性进行精细化的救济设计第34-36页
     ·针对行政强制实施机关的不同设立不同的救济制度第36-37页
   ·完善我国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可行路径第37-43页
     ·重新界定行政强制概念,厘清其内部关系第37-39页
       ·对行政强制概念重新分类第37页
       ·修改《行政强制法》关于行政强制实施主体的规定第37-38页
       ·明确行政强制行为与其他行政行为之间的界限和关系第38页
       ·重新归纳整理行政强制的设定主体和实施措施等规范第38-39页
     ·根据行政强制的新分类有针对性的设计救济制度第39-41页
       ·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控制第39页
       ·赋予当事人充分的陈述权和申辩权第39-40页
       ·扩大人民法院书面审查权并赋予法院主动调查权第40页
       ·将行政强制各阶段性行为纳入法律救济的范围第40页
       ·建立完善的针对行政强制的行政补偿制度第40-41页
       ·正确对待信访制度和行政诉讼中的申诉制度第41页
     ·优化法治环境以保障行政强制救济的实施第41-43页
       ·提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第41页
       ·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第41-42页
       ·树立救济机关权威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访制度运行现状及其法治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程序法律制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