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员论文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第15-22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第15-18页
     ·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第15-17页
     ·党员主体地位的主要特征第17-18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理论第18-2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理论第18-19页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思想第19页
     ·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思想第19-22页
第三章 基于党员主体论视角对当前中国共产党建设现状的分析第22-28页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积极成果第22-25页
     ·政党理论得以丰富和发展第22-23页
     ·党员队伍更加壮大和团结第23页
     ·党员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第23-24页
     ·党员民主素养日益提高第24-25页
   ·当前中国共产党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8页
     ·部分党员的理论素养不足,党的信仰面临危机第25-26页
     ·一些党组织不能履行职责,党组织作用“形式化”第26页
     ·党内反腐倡廉制度不够完善第26-28页
第四章 当前影响党员主体地位有效落实的主要因素第28-35页
   ·党员的主体意识不够牢固第28-30页
     ·部分党员的政治身份认同感不高第28-29页
     ·少数党员的角色意识不够明确第29-30页
     ·部分党员的党内监督意识不强第30页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不够完善第30-33页
     ·党员政治参与机制僵化,组织活动比较单一第30-31页
     ·党员权利保障机制虚化,民主渠道不够畅通第31-32页
     ·党员评价机制弱化,绩效反馈督导力不强第32-33页
   ·党外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第33-35页
     ·党外监督意识不强,监督形式单薄第33-34页
     ·党外监督渠道不畅通,法律保障不能有效落实第34-35页
第五章 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路径选择第35-45页
   ·提高党员主体地位意识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基础第35-37页
     ·加强党员主体地位认知,提高政治身份认同感第35-36页
     ·明确党员角色意识,提高党员实践能力第36页
     ·提高党员监督主体性意识,保障党员监督权正当行使第36-37页
   ·从制度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落实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第37-40页
     ·完善党务公开制度,营造党内活动的活泼氛围第37-38页
     ·优化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党内监督机制第38-39页
     ·完善党员评价制度,发挥绩效反馈督导作用第39-40页
   ·健全党外监督制度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保障第40-45页
     ·提升党外监督认识,强化党外监督意识第41-42页
     ·创新党外监督形式,注重多种形式协同运用第42页
     ·畅通党外监督渠道,提高党外监督时效性第42-43页
     ·健全党外监督保障机制,实现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社会主义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下一篇: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