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理论与方法论文--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可转让信用证与背对背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12页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第10-11页
     ·论文结构第10-11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1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2章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基础研究第12-18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概述第12-16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基本概念第12-13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对背信用证产生的背景第13-15页
     ·可转让信用证的类型第15-16页
   ·UCP600对可转让信用证的新规定第16-18页
     ·概念的重新定义第16页
     ·开证行可担任转让行第16页
     ·第二受益人交单必经转让行第16页
     ·信用证转让费用的规定第16页
     ·保护无过错的第二受益人第16-18页
第3章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比较第18-23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相似点第18-19页
     ·使用目的第18页
     ·信用证的内容第18页
     ·使用程序第18页
     ·银行的相关操作第18-19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不同点第19-23页
     ·业务流程第19-21页
     ·信用证形式第21页
     ·信用证内容第21-22页
     ·付款责任第22页
     ·中间商地位第22页
     ·银行对于开证的要求第22-23页
第4章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主要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第23-30页
   ·可转让信用证主要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第23-27页
     ·可转让信用证开证行与第一受益人的关系第23-24页
     ·可转让信用证开证行与第二受益人的关系第24-25页
     ·可转让信用证开证行与转让行的关系第25页
     ·可转让信用证转让行与第一受益人的关系第25-26页
     ·可转让信用证转让行与第二受益人的关系第26-27页
     ·可转让信用证第一受益人与第二受益人的关系第27页
   ·背对背信用证主要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第27-30页
     ·背对背信用证原开证行与中问商的关系第27-28页
     ·背对背信用证原开证行与供货商的关系第28页
     ·背对背信用证原开证行与新开证行的关系第28页
     ·背对背信用证新开证行与中问商的关系第28-29页
     ·背对背信用证新开证行与供货商的关系第29页
     ·背对背信用证中间商与供货商的关系第29-30页
第5章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风险分析第30-42页
   ·进口商面临的风险第30-32页
     ·可转让信用证进口商的风险分析第30-32页
     ·背对背信用证进口商的风险分析第32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下进口商的风险比较第32页
   ·开证行面临的风险第32-34页
     ·可转让信用证开证行的风险分析第32-34页
     ·背对背信用证原证开证行的风险分析第34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下原证开证行的风险比较第34页
   ·中间商面临的风险第34-36页
     ·可转让信用证中间商的风险分析第34-35页
     ·背对背信用证中间商的风险分析第35-36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下中间商的风险比较第36页
   ·中间银行面临的风险第36-39页
     ·可转让信用证转让行的风险分析第36-38页
     ·背对背信用证新证开证行的风险分析第38页
     ·可转让信用证转让行与背对背信用证新证开证行的风险比较第38-39页
   ·第二受益人面临的风险第39-42页
     ·可转让信用证第二受益人的风险分析第39-40页
     ·背对背信用证实际供货商的风险分析第40-41页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下实际供货商的风险比较第41-42页
第6章 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风险防范第42-52页
   ·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分析第42-47页
     ·进口商的风险防范第42-43页
     ·开证行的风险防范第43-44页
     ·中间商的风险防范第44页
     ·转让行的风险防范第44-46页
     ·供货商的风险防范第46-47页
   ·背对背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分析第47-50页
     ·进口商的风险防范第47-48页
     ·原证开证行的风险防范第48页
     ·中间商的风险防范第48页
     ·新证开证行的风险防范第48-49页
     ·供货商的风险防范第49-50页
   ·当事人对可转让与背对背信用证的选择第50-52页
     ·进口商的选择第51页
     ·中间商的选择第51页
     ·供货商的选择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从亚当·斯密到约翰·穆勒
下一篇: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研究--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