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靶场光测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靶场光测设备的历史沿革 | 第18-20页 |
·车载光测技术与设备的现状 | 第20页 |
·机载测量技术与设备的现状 | 第20-21页 |
·靶场动平台光学测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21-24页 |
·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4-28页 |
·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摄像测量的基本原理与误差评定方法 | 第28-41页 |
·中心透视投影成像模型 | 第28-30页 |
·摄像测量技术的误差传递 | 第30-34页 |
·概述 | 第31页 |
·误差传递规律 | 第31-34页 |
·基于平差理论的误差评定方法 | 第34-40页 |
·平差原理 | 第34-36页 |
·像机标定的误差评定 | 第36-37页 |
·单目位姿估计的误差评定方法 | 第37页 |
·双(多)目交会测量的误差评定方法 | 第37-38页 |
·方法验证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不稳定测量平台的静态基准转换方法 | 第41-58页 |
·概述 | 第41-42页 |
·静态基准转换方法 | 第42-50页 |
·基本原理 | 第42-45页 |
·实现途径与误差分析 | 第45-50页 |
·验证实验 | 第50-57页 |
·仿真分析 | 第50-56页 |
·模拟实验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车载经纬仪动态误差测量与修正系统设计及实验 | 第58-117页 |
·概述 | 第58-60页 |
·研究背景 | 第58-59页 |
·需求分析 | 第59-60页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60-69页 |
·坐标系定义 | 第61-62页 |
·平台晃动测量原理 | 第62-63页 |
·测角数据修正原理 | 第63-69页 |
·总体方案 | 第69-71页 |
·实施方法 | 第69-70页 |
·系统组成 | 第70-71页 |
·关键技术 | 第71-102页 |
·车载平台姿态变化测量技术 | 第72-99页 |
·像机与车载平台固连姿态关系标定技术 | 第99-101页 |
·时钟同步技术 | 第101-102页 |
·近红外窄带滤波成像技术 | 第102页 |
·测量与修正实验 | 第102-115页 |
·系统的灵敏度实验 | 第103-104页 |
·静态测量与修正精度 | 第104-108页 |
·动态测量与修正精度 | 第108-110页 |
·任务实测与修正实验 | 第110-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运动单像机对运动目标定位与定姿方法 | 第117-150页 |
·概述 | 第117-120页 |
·用于运动质点定位的单目运动轨迹交会法 | 第120-143页 |
·问题描述 | 第120页 |
·基本原理 | 第120-123页 |
·可解条件 | 第123-129页 |
·误差评定 | 第129-130页 |
·影响因素分析与原理验证 | 第130-143页 |
·单目运动轨迹法的扩展 | 第143-148页 |
·定姿原理与流程 | 第143-144页 |
·验证实验 | 第144-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0-15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50-151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0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