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英汉缩略词对照 | 第11-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3页 |
| 综述一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 1. 老年性痴呆发病的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胆碱能损伤学说 | 第12-13页 |
| ·自由基学说 | 第13页 |
| ·雌激素水平下降学说 | 第13-14页 |
| ·铝中毒学说 | 第14页 |
| ·炎症反应学说 | 第14-15页 |
| ·神经细胞凋亡学说学说 | 第15页 |
| ·钙平衡失调学说 | 第15页 |
|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学说 | 第15页 |
|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 | 第15-16页 |
| ·突触功能障碍学说 | 第16页 |
| ·应激适应性衰竭假说 | 第16页 |
| ·病毒感染学说 | 第16-17页 |
| ·β淀粉样蛋白学说 | 第17页 |
| ·遗传基因学说 | 第17-19页 |
| ·APP基因 | 第17-18页 |
| ·早老蛋白基因 | 第18页 |
| ·载脂蛋白(APOE)基因学说 | 第18页 |
| ·Tau蛋白基因学说 | 第18页 |
| ·α2巨球蛋白(A2M)基因学说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2页 |
| 综述二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探讨和研究进展 | 第22-33页 |
| 1. 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 | 第22-26页 |
|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 | 第23-26页 |
| 2.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 ·现代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 ·老年性痴呆与APP的研究 | 第27-28页 |
| ·老年性痴呆与APOE的研究 | 第28页 |
| 3.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第28-30页 |
| ·临床研究 | 第28-29页 |
| ·实验研究 | 第29-30页 |
| 4. 结语 | 第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3-50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 ·实验动物 | 第3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3页 |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33-34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 ·各组干预方法 | 第34-35页 |
| ·行为学的检测法 | 第35-36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36页 |
| ·行为学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 3. 指标检测 | 第39-43页 |
| ·脑组织标本制备取材 | 第39页 |
| ·Western Blog测定法 | 第39-40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40页 |
| ·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 4. 免疫组化检测大脑皮层中APP和APOE的含量变化 | 第43-50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43-44页 |
| ·实验结果 | 第44-50页 |
| ·大脑皮层中APP的积分光密度的结果 | 第44页 |
| ·大脑皮层中APP的阳性细胞数的结果 | 第44-47页 |
| ·大脑皮层中APOE的积分光密度的结果 | 第47-48页 |
| ·大脑皮层中APOE的阳性细胞数的结果 | 第48-50页 |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50-56页 |
| 1. 实验小鼠的选择依据 | 第50页 |
| 2. 不同干预手段的选择依据 | 第50-51页 |
| 3. 实验指标的选择依据 | 第51页 |
| 4. 脑区的的选择依据 | 第51页 |
| 5. 实验动物死亡原因分析 | 第51-52页 |
| 6. 现代音乐电针治疗 | 第52-53页 |
| 7. 不同电针对SAMP8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53页 |
| 8. 不同电针对SAMP8小鼠大脑皮层APP,APOE表达的影响 | 第53-54页 |
| 9. 实验组间的比较 | 第54-55页 |
| ·正常组与模型组 | 第54页 |
| ·电针组,药物组,非穴位组 | 第54-55页 |
| ·音乐电针组,电针组,音乐组 | 第55页 |
| 10. 结语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