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土壤质量评价 | 第10页 |
| ·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 | 第10-13页 |
| ·确定合理采样数 | 第13-14页 |
| ·土壤质量监测 | 第14页 |
| ·当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7-28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7-21页 |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17-20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0-21页 |
|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1-22页 |
| ·采样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 ·样品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地统计学基本原理 | 第22-28页 |
| ·前提假设 | 第23-24页 |
| ·区域化变量 | 第24页 |
| ·变异函数 | 第24-26页 |
| ·克里格插值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 第28-49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8-29页 |
| ·特异值处理 | 第28页 |
| ·正态分布检验 | 第28-29页 |
| ·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9-32页 |
| ·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的地统计分析 | 第32-49页 |
| ·空间结构特征 | 第32-36页 |
| ·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 第36-49页 |
| 第四章 合理采样数目及监测点的确定 | 第49-60页 |
| ·确定合理采样数目 | 第49-57页 |
| ·传统统计学法采样数计算 | 第49-50页 |
| ·地统计学方法采样数计算 | 第50-57页 |
| ·合理采样数目确定 | 第57页 |
| ·基于地统计学的监测点布设 | 第57-60页 |
| ·布点方法 | 第57-58页 |
| ·布点方案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研究区复垦土壤改良对策 | 第60-65页 |
| ·土壤重构对策 | 第60-62页 |
| ·土壤剖面重构 | 第60-61页 |
| ·表土剥离与覆盖 | 第61-62页 |
| ·微地形改造 | 第62页 |
| ·土壤改良对策 | 第62-65页 |
| ·生物方法 | 第62-63页 |
| ·物理方法 | 第63-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个人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