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杂剧中少数民族语词及其文化艺术功能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元杂剧中少数民族语词出现的原因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元代的民族融合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元杂剧的繁荣现象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元代的多民族语言融合现象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元杂剧中少数民族语词运用概况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语词之蒙古语词举例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语词之女真、契丹语词举例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元杂剧中少数民族语词运用特点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元杂剧中少数民族语词的文化功能 | 第23-28页 |
第一节 北方民族政治文化的反映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北方民族生活习俗的反映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北方民族社会关系的反映 | 第25-28页 |
第四章 元杂剧中少数民族语词的艺术功能 | 第28-35页 |
第一节 滑稽谐笑的娱人效果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体现人物身份和外相特征 | 第30-35页 |
第五章 元杂剧中少数民族语词对后世影响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对明清戏曲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 第37-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