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太阳能烟囱研究方法介绍 | 第11-14页 |
| ·应用实例介绍 | 第14-15页 |
| ·各种太阳能烟囱的性能比较 | 第15页 |
|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原理分析及模型建立 | 第18-28页 |
| ·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原理分析 | 第18-21页 |
| ·热压自然通风 | 第18-20页 |
| ·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原理分析 | 第20-21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21-26页 |
| ·物理模型 | 第21-22页 |
| ·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 ·标准k-ε模型和RNG k-ε模型 | 第24-25页 |
| ·壁面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 ·余量收敛的判据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Trombe式太阳能烟囱应用在多层建筑中的数值模拟 | 第28-45页 |
| ·研究对象及相关参数设置 | 第28-30页 |
|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 ·相关参数设置 | 第28页 |
| ·边界条件 | 第28-30页 |
| ·结构参数对太阳能烟囱通风量的影响 | 第30-36页 |
| ·烟囱宽度对通风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烟囱进出口宽度对通风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烟囱层数对通风量与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太阳能烟囱内空气速度场分析 | 第36-42页 |
| ·烟囱宽度变化时烟囱内空气速度场 | 第36页 |
| ·烟囱进出口宽度变化时烟囱内空气速度场 | 第36-41页 |
| ·烟囱层数变化时烟囱内空气速度场 | 第41-42页 |
| ·太阳能烟囱内空气温度场与压力场分析 | 第42页 |
| ·烟囱内温度场分析 | 第42页 |
| ·烟囱内压力场分布 | 第42页 |
| ·适用性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太阳能烟囱的改进 | 第45-60页 |
| ·改善Trombe式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性能 | 第45-49页 |
| ·两种不同结构的Trombe式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比较 | 第45-48页 |
| ·改变二层入口倾角对Trombe式太阳能烟囱通风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 ·一体化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研究 | 第49-54页 |
| ·通风量分析 | 第50-53页 |
| ·速度场分析 | 第53-54页 |
| ·温度场分析 | 第54页 |
| ·压力场分析 | 第54页 |
| ·改进后太阳能烟囱适用性分析 | 第54-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