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背景 | 第10-21页 |
| ·纤维素酶 | 第10-12页 |
| ·纤维素的结构 | 第10-11页 |
| ·纤维素的酶解机制 | 第11-12页 |
|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2-13页 |
| ·纤维素酶在生物石洗工艺中的应用 | 第13页 |
| ·纤维素酶在生物抛光工艺中的应用 | 第13页 |
| ·应用于纺织工业中的纤维素酶 | 第13-17页 |
| ·T.reesei生产的纤维素酶 | 第14页 |
| ·T.reesei生产的纤维素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返染及其形成的原因 | 第15-16页 |
| ·适用于纺织工业的纤维素酶 | 第16-17页 |
| ·里氏木霉表达系统 | 第17-19页 |
| ·T.reesei表达蛋白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T.reesei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8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21页 |
| ·主要培养基配方 | 第21-23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3-24页 |
| ·引物序列 | 第24-26页 |
|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7页 |
| ·实验所用程序及软件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5页 |
| ·常规分子实验操作 | 第28-30页 |
| ·根瘤农杆菌介导的结合转移 | 第30-33页 |
|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适用于纺织工业的纤维素酶基因的挖掘 | 第35-43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35-37页 |
| ·酶基因的获得 | 第35-36页 |
| ·重组里氏木霉的构建 | 第36-37页 |
| ·重组菌株的发酵及表达产物的酶活测定 | 第37页 |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7-41页 |
| ·重组菌株的构建 | 第37-38页 |
| ·酶活分析 | 第38-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基于里氏木霉的模块化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 第43-61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43-52页 |
| ·模块化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46页 |
| ·使用表达载体pSBa01、pSBbN表达抗性基因 | 第46页 |
| ·pSB7NLS、pSB8NLS核定位表达红色荧光蛋白 | 第46-48页 |
| ·分泌表达载体表达效率的测定 | 第48-49页 |
| ·红色荧光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的共表达 | 第49-52页 |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2-60页 |
| ·表达载体的结构特点 | 第52-54页 |
| ·pSBa01、pSBbN表达抗性基因的应用 | 第54-56页 |
| ·使用核内表达载体表达荧光蛋白 | 第56-57页 |
| ·分泌表达载体表达效率的测定 | 第57-59页 |
| ·红色荧光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的共表达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纺织用纤维素酶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 第61-69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61-64页 |
| ·pWEF31-H2、pWEF31-V3酶液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61页 |
| ·碱性纤维素酶基因V3、H2的共表达 | 第61-63页 |
| ·纤维素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第63-64页 |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4-68页 |
| ·pWEF31-H2、pWEF31-V3酶液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64-65页 |
| ·碱性纤维素酶基因V3、H2的共表达 | 第65-66页 |
| ·纤维素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第66-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