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仓堡油区注水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7-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第二章 吴仓堡油区地质特征分析 | 第10-56页 |
·油田概况 | 第10页 |
·地层特征 | 第10-12页 |
·地层层序 | 第10-11页 |
·地层岩电特征 | 第11-12页 |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第12-23页 |
·构造特征 | 第23-26页 |
·长6油层构造特征 | 第23-24页 |
·长9油层构造特征 | 第24-26页 |
·储层特征 | 第26-56页 |
·沉积微相特征 | 第26-30页 |
·砂体展布特征 | 第30-33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33-35页 |
·储层分布特征 | 第35-39页 |
·储层非均质性 | 第39-48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8-54页 |
·储层分类及评价 | 第54-56页 |
第三章 吴仓堡油区储量复算 | 第56-59页 |
·计算单元的划分 | 第56页 |
·储量参数的确定 | 第56-57页 |
·储量计算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吴仓堡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第59-64页 |
·模拟区域的确定 | 第59-60页 |
·平面网格及模拟层的划分 | 第60页 |
·地质模型建立 | 第60-64页 |
第五章 吴仓堡油区数值模拟分析 | 第64-83页 |
·模型建立 | 第64-71页 |
·模拟器的选择 | 第64页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64-71页 |
·模型静态验证 | 第71-72页 |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第72-83页 |
·模型参数可调范围确定 | 第72-74页 |
·生产动态指标历史拟合 | 第74-83页 |
第六章 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第83-93页 |
·开发技术政策选择原则 | 第83页 |
·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第83-93页 |
·注水时机选择研究 | 第83-84页 |
·注水井最佳井底流压水平研究 | 第84-87页 |
·采油井最佳井底流压水平研究 | 第87-88页 |
·压力保持水平研究 | 第88-89页 |
·注采比研究 | 第89-90页 |
·压裂规模研究 | 第90-91页 |
·开发策略研究 | 第91-93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98页 |
详细摘要 | 第98-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