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素特征的影响 | 第13页 |
·无机磷分级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有机磷分级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14页 |
3 解磷微生物和磷酸酶 | 第14页 |
4 土壤磷素的环境评价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1 供试土壤 | 第16页 |
2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第16-19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16-17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7-19页 |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测定 | 第17页 |
·土壤无机磷的分级测定 | 第17页 |
·土壤有机磷的分级测定 | 第17-18页 |
·土壤水溶性磷的测定 | 第18页 |
·土壤生物有效磷的测定 | 第18页 |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18页 |
·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的测定 | 第18页 |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4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磷素特征 | 第20-40页 |
1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磷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24页 |
·长期施肥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长期施肥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磷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2 长期施肥对速效磷、有机磷和无机磷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24-27页 |
·长期施肥对速效磷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长期施肥对有机磷、无机磷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3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无机磷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27-33页 |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CA2-P含量的变化 | 第27页 |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CA8-P含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CA10-P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AL-P含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FE-P含量的变化 | 第30页 |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O-P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无机磷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4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 第33-37页 |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有机磷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33-36页 |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有机磷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5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微生物量磷含量(SMBP)的影响 | 第37-38页 |
6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长期施肥条件栗褐土速效磷与各形态磷相互关系的研究 | 第40-44页 |
1 土壤速效磷与各形态磷的相关分析 | 第40-41页 |
2 土壤速效磷与各形态磷的通径分析 | 第41-43页 |
·土壤速效磷与无机磷形态的通径分析 | 第41-42页 |
·土壤速效磷与有机磷形态的通径分析 | 第42-43页 |
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解磷微生物的影响 | 第44-49页 |
1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磷形态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4-46页 |
·长期施肥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磷素形态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2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解磷细菌数量的影响及其与磷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8页 |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解磷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解磷细菌数量与土壤磷素形态间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3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磷素流失风险分析 | 第49-55页 |
1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磷素风险评价指标的影响 | 第49-51页 |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水溶性磷含量的影响 | 第49页 |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生物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磷饱和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2 栗褐土磷素流失风险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3 栗褐土各形态磷与磷素流失风险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5-57页 |
1 结论 | 第55-56页 |
2 创新点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