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不规则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页 |
·混合结构的特点 | 第9-10页 |
·不同国家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分类和定义 | 第10-11页 |
·混合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竖向不规则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14-17页 |
2 结构计算模型建立及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17-29页 |
·有限元理论 | 第17-19页 |
·有限元分析一般思路 | 第17-18页 |
·SAP2000 软件简介 | 第18-19页 |
·结构计算模型 | 第19-22页 |
·工程背景 | 第19-20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0-21页 |
·结构特性综述 | 第21-22页 |
·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分析 | 第22-25页 |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模态分析计算 | 第23-25页 |
·斜撑截面形式与连接方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竖向不规则高层混合结构反应谱分析 | 第29-53页 |
·反应谱分析理论 | 第29-30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30-32页 |
·不考虑扭转效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31页 |
·考虑扭转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31-32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 第32-46页 |
·斜撑的设置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 第33-34页 |
·地震作用下的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 | 第34-38页 |
·结构的扭转反应 | 第38-39页 |
·地震作用下的剪力 | 第39-40页 |
·楼层剪重比 | 第40-41页 |
·结构的变形图 | 第41-42页 |
·结构楼层刚度分布 | 第42-44页 |
·斜撑截面形式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 第44-46页 |
·竖向地震作用与静载作用对比 | 第46-50页 |
·竖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 | 第46-48页 |
·静载作用下结构的反应 | 第48-49页 |
·竖向地震位移与静载位移对比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4 竖向不规则高层混合结构时程分析 | 第53-72页 |
·时程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53-55页 |
·Wilson-θ法 | 第53-54页 |
·Newmark-β法 | 第54-55页 |
·地震波的选择和调整 | 第55-58页 |
·地震波的选择 | 第55-56页 |
·地震波的调整 | 第56-58页 |
·双向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 | 第58-64页 |
·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 | 第58-59页 |
·Z 向位移与扭转 | 第59-62页 |
·顶点位移时程曲线 | 第62-63页 |
·基底剪力时程曲线 | 第63页 |
·基底剪力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三向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 | 第64-67页 |
·结构层位移峰值包络曲线 | 第64-65页 |
·层间位移角曲线 | 第65-66页 |
·顶点位移时程曲线 | 第66-67页 |
·竖向地震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 第67-69页 |
·竖向地震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 第67-68页 |
·竖向地震波下的位移与扭转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5 竖向不规则高层混合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72-91页 |
·推覆分析的原理与侧向加载 | 第72-75页 |
·推覆分析原理及过程 | 第72-73页 |
·侧向水平荷载的加载模式 | 第73-75页 |
·能力谱分析方法 | 第75-79页 |
·能力谱曲线 | 第76-77页 |
·需求谱的建立 | 第77-78页 |
·结构性能点的确定 | 第78-79页 |
·推覆分析在 Sap2000 中的实现 | 第79-81页 |
·塑性铰的定义 | 第79-80页 |
·侧向加载模式工况 | 第80-81页 |
·推覆分析结果 | 第81-88页 |
·多遇地震下的分析结果 | 第81-85页 |
·罕遇地震下的分析结果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