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不锈钢概述 | 第11-18页 |
| ·不锈钢 | 第11页 |
| ·不锈钢的分类 | 第11-13页 |
| ·不锈钢的成分特点 | 第13-15页 |
| ·不锈钢的钝性 | 第15-16页 |
| ·不锈钢的一般物理性质 | 第16-18页 |
| ·不锈钢的腐蚀 | 第18-21页 |
| ·腐蚀测量技术 | 第21-24页 |
| ·国内外腐蚀检测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5-27页 |
| 第2章 实验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 ·电化学测试技术 | 第27-30页 |
| ·电极电位的测量 | 第27页 |
| ·极化曲线的测量 | 第27-30页 |
| ·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对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 ·钢中非金属夹杂等级的判定 | 第30-31页 |
| ·夹杂等级对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 第31页 |
| ·腐蚀介质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测量 | 第31-33页 |
| ·铁离子测定的原理 | 第31-32页 |
| ·铁离子浓度和不锈钢耐腐蚀性的关系 | 第32-33页 |
| 第3章 实验研究 | 第33-47页 |
| ·试样准备 | 第33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33-40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35页 |
| ·电极 | 第35页 |
| ·盐桥和鲁金毛细管 | 第35-36页 |
| ·实验方案及测试 | 第36-40页 |
| ·金相分析 | 第40-43页 |
| ·金相分析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40-41页 |
| ·金相分析实验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 ·非金属夹杂的检测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 ·溶液化学分析 | 第43-47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 ·溶液的准备 | 第44-45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5-47页 |
| 第4章 实验结果的分析及讨论 | 第47-67页 |
| ·不同的不锈钢在0.5mol/L H_2SO_4中的耐腐蚀性能 | 第48-52页 |
| ·不同的不锈钢在0.5mol/L H_2SO_4中的E_(corr) | 第48-49页 |
| ·不同的不锈钢在0.5mol/L H_2SO_4中的Tafel曲线 | 第49-50页 |
| ·不同不锈钢在0.5mol/L H_2SO_4中的EPR测试 | 第50-52页 |
| ·不同的不锈钢在3.5% NaCl中的耐腐蚀性能 | 第52-55页 |
| ·不同不锈钢在3.5% NaCl中的E_(corr) | 第52-53页 |
| ·不同不锈钢在3.5% NaCl中的Tafel曲线 | 第53-54页 |
| ·不同不锈钢在3.5% NaCl中的EPR测试 | 第54-55页 |
| ·不锈钢非金属夹杂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5-64页 |
| ·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等级的判定 | 第56-59页 |
| ·不锈钢硬度及SEM观察 | 第59-61页 |
| ·夹杂物在不锈钢组织中的形态 | 第61-64页 |
| ·溶液中铁离子浓度测量评价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