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方法与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理念的提出 | 第18-28页 |
·集成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集成管理的内涵 | 第18页 |
·集成管理的特点 | 第18-19页 |
·工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 | 第19-20页 |
·工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概念的提出 | 第19页 |
·工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意义 | 第19-20页 |
·工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特点 | 第20页 |
·工程项目四大目标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 | 第20-24页 |
·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 第21页 |
·安全文明施工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 第21-23页 |
·工程进度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 第23页 |
·工程项目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工程项目四大目标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 第24-27页 |
·工程造价目标要素的定量分析 | 第24-25页 |
·质量目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 第25-26页 |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 第26页 |
·进度目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实践模型 | 第28-52页 |
·招投标阶段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原理 | 第28-38页 |
·招投标阶段工程项目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 | 第28-31页 |
·分部分项工程赶工费用斜率的测算方法 | 第31-34页 |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水平指数的测算方法 | 第34-38页 |
·工程招投标阶段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工作程序 | 第38-42页 |
·改进的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工作程序 | 第38-40页 |
·工程招标人应注意的问题 | 第40-41页 |
·工程投标人投标时的应对策略及注意事项 | 第41页 |
·对改进的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工作程序的可行性评价 | 第41-42页 |
·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的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 | 第42-50页 |
·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的目标规划 | 第42-47页 |
·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的目标控制 | 第47-49页 |
·应对方案及改进措施 | 第49页 |
·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工作程序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实证分析 | 第52-69页 |
·工程简介 | 第52-55页 |
·工程概况 | 第52页 |
·工程招投标及实际进展情况简介 | 第52-55页 |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改进方案 | 第55-63页 |
·合同条款的改进 | 第55-56页 |
·工程质量合格水平及赶工费用斜率计算 | 第56-61页 |
·工程进度款结算实例 | 第61-63页 |
·改进方案与传统方案的对比分析 | 第63页 |
·施工企业的全目标工程造价管理实证分析 | 第63-68页 |
·目标规划 | 第63-64页 |
·目标控制 | 第64-66页 |
·后续工程节约成本改进方案 | 第66-68页 |
·目标预测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我国推进全目标造价集成管理模式的构想 | 第69-72页 |
·完善工程发包方的费用控制制度 | 第69-70页 |
·工程承包企业的目标管理原则 | 第70-71页 |
·建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信息系统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