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微囊藻毒素概论 | 第13-14页 |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 第13-14页 |
·微囊藻毒素的理化性质 | 第14页 |
·微囊藻毒素的控制标准 | 第14页 |
·动物体内微囊藻毒素的萃取和检测技术 | 第14-19页 |
·动物体内微囊藻毒素的萃取技术 | 第14-15页 |
·动物体内微囊藻毒素的纯化技术 | 第15-16页 |
·动物体内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检测技术 | 第16-19页 |
·微囊藻毒素生物累积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微囊藻毒素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累积 | 第19-21页 |
·微囊藻毒素与水体食物链 | 第21页 |
·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 第21页 |
·论文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生物体内微囊藻毒素的萃取和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3-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试剂和材料 | 第23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微囊藻毒素 MC-LR 的提取 | 第24页 |
·待测物的富集与纯化 | 第24页 |
·定性分析 | 第24-25页 |
·定量分析 | 第2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5-30页 |
·检测方法的优化 | 第25-26页 |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第26-27页 |
·方法的考察 | 第27-30页 |
·方法的选择性 | 第28页 |
·方法的校准曲线 | 第28页 |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 | 第28-29页 |
·方法的精密度 | 第29页 |
·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微囊藻毒素在大型溞和罗氏沼虾体内的累积 | 第31-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试验试剂和材料 | 第31-32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大型溞的毒素累积试验 | 第32页 |
·罗氏沼虾的毒素累积试验 | 第32-33页 |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 | 第33页 |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结果 | 第33-38页 |
·微囊藻毒素 MC-LR 在大型溞体内的累积情况 | 第33-35页 |
·微囊藻毒素 MC-LR 在罗氏沼虾体内的累积情况 | 第35-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微囊藻毒素沿食物链的传递 | 第40-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试验试剂和材料 | 第40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40-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投喂试验 | 第41页 |
·食物链试验 | 第41页 |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44页 |
·微囊藻毒素 MC-LR 的摄食传递 | 第42页 |
·微囊藻毒素 MC-LR 沿食物链的传递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