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反应烧结碳化硅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成形工艺优化 | 第11-12页 |
| ·反应烧结机理 | 第12-13页 |
| ·反应烧结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反应烧结SI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硅合金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 | 第14页 |
| ·纤维复相强韧烧结碳化硅材料 | 第14-15页 |
| ·金属增韧RBSC陶瓷材料 | 第15页 |
| ·添加减摩组元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 | 第15页 |
| ·其它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 | 第15页 |
| ·颗粒弥散强韧碳化硅材料 | 第15-17页 |
| ·碳化硼/碳化硅复相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碳化硼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第17页 |
| ·碳化硼/碳化硅复相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颗粒增韧机制的的研究 | 第19-23页 |
| ·高温增韧机制 | 第19-20页 |
| ·热膨胀系数(CET)的匹/失配 | 第20-23页 |
| ·润湿角的选配 | 第2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 第2章 实验内容、设备及测试方法 | 第25-34页 |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5-26页 |
| ·实验流程 | 第26-31页 |
| ·粉体提纯 | 第26-27页 |
| ·原位凝固成型过程 | 第27-28页 |
| ·干压成型 | 第28-29页 |
| ·坯体的干燥排胶 | 第29-30页 |
| ·素坯反应烧结 | 第30-31页 |
| ·碱浴除硅 | 第31页 |
| ·抛光 | 第31页 |
| ·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 ·体积密度测试 | 第31页 |
| ·抗折强度测试 | 第31页 |
| ·烧结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 | 第31-32页 |
| ·材料显微硬度的测试 | 第32页 |
| ·素坯的孔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 ·材料的组成及微观结构测试 | 第33-34页 |
| ·金相测试 | 第33页 |
| ·SEM分析 | 第33页 |
| ·XRD分析 | 第33-34页 |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56页 |
| ·反应烧结SIC/B_4C复相陶瓷的设计方案 | 第34-36页 |
| ·增韧相的选定 | 第34页 |
| ·反应烧结SiC/B_4C体系的配方设计 | 第34-36页 |
| ·原料纯度对SIC/B_4C复相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 ·反应烧结SIC/B_4C复相陶瓷的成型设计 | 第38-43页 |
| ·SiC/B_4C复相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 | 第38-41页 |
| ·成型压力对素坯密度和烧结密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 ·粉末粒径对SIC/B_4C复相陶瓷材料的影响 | 第43-46页 |
| ·碳化硅粒径对反应烧结SiC/B_4C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炭黑粒径对反应烧结SiC/B_4C复相陶瓷材料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碳化硼粒径对反应烧结SiC/B_4C复相陶瓷材料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反应烧结SIC/B_4C复相陶瓷材料的烧成 | 第46-48页 |
| ·反应烧结SIC/B_4C复相陶瓷的XRD分析 | 第48-49页 |
| ·反应烧结SIC/B_4C复相陶瓷材料的断口微观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 ·碳化硼含量对SIC/B_4C复相陶瓷材料的影响 | 第50-56页 |
| ·碳化硼含量对密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碳化硼含量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碳化硼含量对弯曲强度的影响 | 第52页 |
| ·碳化硼含量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 第52-56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