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间战略信任产生与破坏的原因探析--以中印战略信任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一、 绪论 | 第9-2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在理论上有所贡献 | 第9页 |
2.为中国外交提供参考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21页 |
1.国外信任问题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2.国内信任问题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3.国外中印关系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4.国内中印关系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实证研究方法 | 第21页 |
2.典型案例法 | 第21-22页 |
3.跨学科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二、 战略信任的含义 | 第23-29页 |
(一) 相关概念的含义 | 第24-27页 |
1.战略的含义 | 第24-25页 |
2.信任的含义 | 第25-27页 |
(二) 战略信任的含义 | 第27-29页 |
三、 国家间战略信任的影响因素 | 第29-44页 |
(一) 国家类型对于国家间战略信任的影响 | 第29-37页 |
1.扩张者与安全寻求者 | 第29-33页 |
2.同质国家与异质国家 | 第33-37页 |
(二) 战略利益对于国家间战略信任的影响 | 第37-41页 |
1.安全利益 | 第37-40页 |
2.经济利益 | 第40-41页 |
(三) 交往制度对于国家间战略信任的影响 | 第41-44页 |
四、 中印两国的国家类型 | 第44-70页 |
(一) 印度的地区扩张者角色 | 第44-49页 |
1.印度的信任阈限 | 第44-45页 |
2.印度对待弱国的行为 | 第45-49页 |
(二) 中国的地区安全寻求者角色 | 第49-54页 |
1.中国的信任阈限 | 第49-50页 |
2.中国对待弱国的行为 | 第50-54页 |
(三) 西藏问题上中印的国家类型 | 第54-58页 |
1.印度:中国西藏的扩张者角色 | 第54-57页 |
2.中国:中国西藏的安全寻求者角色 | 第57-58页 |
(四) 边界问题上中印的国家类型 | 第58-64页 |
1.印度:争议边界的扩张者角色 | 第59-60页 |
2.中国:争议边界的安全寻求者角色 | 第60-64页 |
(五) 中印两国为异质性国家 | 第64-70页 |
1.中印两国政治制度相异 | 第64-67页 |
2.印度认为两国经济体制相异 | 第67-68页 |
3.中印两国文化价值相异 | 第68-70页 |
五、 中印两国的战略利益 | 第70-83页 |
(一) 中印两国的安全利益 | 第70-78页 |
1.中印不存在共有威胁 | 第70-73页 |
2.中印存在严重的相互威胁 | 第73-78页 |
(二) 中印两国的经济利益 | 第78-83页 |
1.中印两国贸易发展状况 | 第79-80页 |
2.中印两国贸易的特点 | 第80-82页 |
3.经济利益对双方信任促进有限 | 第82-83页 |
六、 中印两国的交往制度 | 第83-92页 |
(一) 中印在国际事务上的交往 | 第83-89页 |
1. 联合国问题 | 第83-85页 |
2. 朝鲜问题 | 第85-86页 |
3. 潘查希拉 | 第86-87页 |
4. 亚非会议 | 第87-89页 |
(二) 中印两国的交往制度 | 第89-92页 |
1. 中印两国交往制度的缺失 | 第89页 |
2. 中印两国交往制度的建立 | 第89-92页 |
七、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表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