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表第11-12页
1 前言第12-1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第13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研究第13-14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第14-15页
     ·土壤团聚体的研究第15-16页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16页
   ·研究思路第16-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实验地点及供试材料第19页
   ·实验处理及田间设计第19-20页
   ·田间取样方法第20页
   ·室内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0-22页
     ·土壤总有机碳的测定第20页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测定第20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第20-21页
     ·土壤易氧化态碳的测定第21页
     ·土壤团聚体的测定第21页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第21-22页
   ·数据分析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7页
   ·不同处理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第23-30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23-24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易氧化态碳的影响第24-25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易氧化态碳组分的影响第25-27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第27-29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碳库的差异第30-33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第30-31页
     ·不同处理对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第31-33页
   ·不同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第33-35页
   ·不同处理间土壤团聚体的差异第35-42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组分的影响第35-38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配的影响第38-42页
   ·不同处理间作物产量的差异第42页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42-45页
   ·有机碳成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第45-4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7-54页
   ·讨论第47-52页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第47-49页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49-50页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第50-52页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5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下一篇:甜菜夜蛾蛹黑突变品系的生存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