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震设计和构造改进的钢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4页 |
| 附表索引 | 第14-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8页 |
| ·前言 | 第15页 |
| ·结构连续倒塌简述 | 第15-17页 |
| ·定义 | 第15-16页 |
| ·诱因 | 第16页 |
| ·事件 | 第16-17页 |
| ·相关规范与规程简介 | 第17-19页 |
|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 ·钢材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第19-20页 |
| ·基于 APM 的结构抗倒塌研究 | 第20-21页 |
| ·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构造研究 | 第21-23页 |
| ·结构抗震设计对抗倒塌设计的适用性研究 | 第23-2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26-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研究成果 | 第27-28页 |
| 第2章 梁柱子结构竖向落锤冲击试验 | 第28-63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试验概况 | 第28-39页 |
| ·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 ·试件设计及加工 | 第30-36页 |
| ·试验装置简介 | 第36-37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7-39页 |
| ·试验过程 | 第39-41页 |
| ·材性试验及结果 | 第39-40页 |
| ·落锤冲击试验 | 第40-41页 |
| ·冲击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61页 |
| ·试件破坏形态 | 第41-48页 |
| ·冲击力与位移时程曲线 | 第48-50页 |
| ·冲击力-转角关系曲线 | 第50-55页 |
| ·应变时程曲线 | 第55-59页 |
| ·试验参数分析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3章 冲击试验数值模拟及悬链线效应分析 | 第63-95页 |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 简介 | 第63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3-68页 |
| ·模型的简化 | 第63-64页 |
| ·单元选择 | 第64-65页 |
| ·材料模型 | 第65-66页 |
| ·网格划分 | 第66-67页 |
| ·接触模型 | 第67页 |
| ·边界条件 | 第67页 |
| ·荷载施加 | 第67-68页 |
|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68-70页 |
| ·有轴向约束的空钢管横向冲击试验分析 | 第68-69页 |
| ·轴向约束钢梁横向冲击试验分析 | 第69-70页 |
| ·梁柱子结构冲击试验有限元模拟 | 第70-87页 |
| ·试件变形 | 第70-77页 |
| ·冲击力与位移里程曲线 | 第77-82页 |
| ·冲击力-转角关系曲线 | 第82-84页 |
| ·截面内力分析 | 第84-87页 |
| ·悬链线效应分析 | 第87-94页 |
| ·变形相关性 | 第87页 |
| ·静态悬链线效应分析 | 第87-90页 |
| ·结构抗力影响系数 RF | 第90-92页 |
| ·考虑节点的悬链线效应简化模型 | 第92-93页 |
| ·悬链线效应对结构承载力的提高 | 第93-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4章 APM 抗倒塌设计法探讨 | 第95-104页 |
| ·已有抗倒塌规范中的 APM 设计法与相关问题 | 第95-99页 |
| ·GSA2003 规范 | 第95-97页 |
| ·DOD2005 规范 | 第97-99页 |
| ·APM 设计法的研究趋势 | 第99-103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下推分析 | 第99-100页 |
| ·已有计算模型及其问题 | 第100-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结论 | 第104-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6页 |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