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溶解有机质的组成 | 第9-10页 |
| ·溶解有机质的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溶解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溶解有机质环境化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 | 第17-20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18页 |
| ·环境污染现状 | 第18页 |
|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18-20页 |
| ·植物样品的采集 | 第18页 |
|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 第18-20页 |
| 第3章 滇池流域植物体内DOM的表征研究 | 第20-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植物体内DOM的提取 | 第20页 |
|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第20-21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 第21页 |
|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 第21页 |
| ·DOC的测定 | 第2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9页 |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21-23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25页 |
|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第25-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滇池茭草—芦苇降解过程中DOM释放特征研究 | 第30-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 ·实验材料与设计 | 第30-31页 |
| ·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 ·茭草和芦苇分解过程中DOM释放特征 | 第32-36页 |
| ·植物降解过程中DOM释放强度与释放速率 | 第36-38页 |
| ·植物降解过程中DOM化学结构变化特征 | 第38-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滇池茭草—芦苇DOM对沉积物吸附磷动力学影响 | 第43-5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 ·沉积物吸附植物DOM中磷的动力学特征 | 第44-47页 |
| ·植物DOM对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 第47-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