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导水率模型 | 第12-14页 |
| ·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4-15页 |
| ·土壤水力性质测定方法研究 | 第15-19页 |
| ·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预期结果与创新点 | 第20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2-23页 |
| ·试验区地形地貌与水文条件 | 第22页 |
| ·气候条件 | 第22页 |
| ·土壤及植被 | 第22-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野外调查与采样 | 第23页 |
| ·室内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 ·野外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土壤导水率的张力入渗法测定研究 | 第25-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 ·基本理论 | 第25-26页 |
| ·试验设备与操作步骤 | 第26-28页 |
| ·试验材料与内容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28-29页 |
| ·不同土层土壤入渗特性 | 第29-32页 |
| ·土壤非饱和导水率 | 第32页 |
| ·土壤饱和导水率 | 第32-33页 |
| ·平均孔隙半径和有效孔隙度 | 第33-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 Guelph 压力入渗法测定研究 | 第37-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 ·基本理论 | 第37-39页 |
| ·试验设备 | 第39-40页 |
| ·试验材料与内容 | 第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40页 |
| ·不同方法所得土壤饱和导水率值的差异 | 第40-41页 |
| ·统计分析评价 | 第41-42页 |
| ·田间与室内饱和导水率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低吸力段数据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分析研究 | 第44-5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 ·试验仪器及原理 | 第44-45页 |
| ·试验步骤 | 第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45-46页 |
| ·低吸力段持水特性 | 第46页 |
| ·RETC 拟合 Van Genuchten 模型参数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全吸力范围下孔隙分布特征研究 | 第50-5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 ·基本理论 | 第50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51-52页 |
| ·林地与坡耕地各层的水分特征曲线 | 第52-55页 |
| ·全吸力范围的土壤孔隙变化特征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