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多孔碳材料概述 | 第10页 |
·多孔碳球 | 第10-23页 |
·多孔碳球简介 | 第10-11页 |
·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 第11-21页 |
·模板法 | 第11-13页 |
·溶剂热法 | 第13-17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7-19页 |
·超声喷雾热分解法 | 第19-20页 |
·其他方法 | 第20-21页 |
·多孔碳球的应用 | 第21-23页 |
·吸附领域 | 第21页 |
·电化学领域 | 第21-22页 |
·催化领域 | 第22-23页 |
·其他应用 | 第23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单分散微米尺寸分等级孔碳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25-41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多孔碳球的制备 | 第26-27页 |
·多孔高分子微球的表面功能化 | 第26-27页 |
·高分子/葡萄糖复合微球的水热合成 | 第27页 |
·单分散微米尺寸分等级孔碳球的制备 | 第27页 |
·样品表征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40页 |
·水热模板法制备多孔碳球 | 第28页 |
·样品的红外(FT-IR)表征结果 | 第28-29页 |
·样品的粒径变化 | 第29-30页 |
·样品的 XRD 表征结果 | 第30页 |
·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热重(TGA)表征结果 | 第32-33页 |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结果 | 第33-35页 |
·优化实验条件 | 第35-40页 |
·葡萄糖的质量 | 第36-37页 |
·碳源和模板的选择 | 第37-39页 |
·碳化温度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负载金纳米粒子的多孔碳球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应用 | 第41-56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1-42页 |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42-43页 |
·样品的催化应用 | 第43-44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催化剂制备反应机理 | 第44页 |
·样品的 XRD 表征结果 | 第44-45页 |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结果 | 第45-46页 |
·透射电镜表征结果 | 第46-47页 |
·催化反应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催化可行性分析 | 第47-48页 |
·催化动力学分析 | 第48-50页 |
·催化活性对比分析 | 第50-53页 |
·催化反应机理 | 第53-54页 |
·催化剂稳定性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