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二氧化锆的性质与结构 | 第12-14页 |
| ·二氧化锆材料的应用 | 第14-16页 |
| ·水热合成 | 第16-18页 |
| ·水热合成概况 | 第16-18页 |
| ·与其他合成方法的比较 | 第18页 |
| ·二氧化锆的水热合成 | 第18-20页 |
| ·二氧化锆水热合成的历史 | 第18-19页 |
| ·二氧化锆水热合成的前沿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若干水热基本条件对二氧化锆生成的影响 | 第21-40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 ·原料及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表征与相关计算 | 第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8页 |
| ·填充度 | 第23-25页 |
| ·水热前驱物的浓度 | 第25-27页 |
| ·水热前驱物pH 值 | 第27-34页 |
| ·水热温度 | 第34-36页 |
| ·水热时间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3章 醇类有机添加剂对二氧化锆生成的影响 | 第40-56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 ·原料及设备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与表征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5页 |
| ·水热前驱物 | 第41-43页 |
| ·丙三醇用量 | 第43-44页 |
| ·丙三醇添加时若干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44-53页 |
| ·其他醇类有机添加剂影响 | 第53-54页 |
| ·醇类有机添加剂水热稳定性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4章 水热条件下二氧化锆形成及结构转变机理 | 第56-71页 |
| ·水热前驱物的形成 | 第56-59页 |
| ·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 第56页 |
| ·金属离子的水解和聚合 | 第56-57页 |
| ·水合氧化锆和氢氧化锆 | 第57-59页 |
| ·水热结晶理论 | 第59-61页 |
| ·高温高压下的水 | 第59-60页 |
| ·水热成核 | 第60页 |
| ·晶体平衡态理论 | 第60页 |
| ·界面生长理论 | 第60页 |
| ·PBC 理论 | 第60-61页 |
|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模型 | 第61页 |
| ·纯相t-ZrO_2 稳定性 | 第61-66页 |
| ·纯相t-ZrO_2 在水热制备体系中的稳定性 | 第61-62页 |
| ·纯相t-ZrO_2在无醇类有机添加剂水热体系中的稳定性 | 第62-64页 |
| ·纯相t-ZrO_2在室温下的稳定性 | 第64-66页 |
| ·有丙三醇的水热体系中 ZrO_2 形成机理讨论 | 第66-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