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林蛙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林蛙的概述 | 第10-12页 |
·林蛙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12页 |
·林蛙皮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 | 第12-14页 |
·多糖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4-15页 |
·多糖的纯化方法 | 第15页 |
·多糖的结构分析 | 第15-16页 |
·动物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立题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 林蛙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19-41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原料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页 |
·仪器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4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19-20页 |
·多糖提取的工艺流程 | 第20页 |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20页 |
·传统水提法提取林蛙皮多糖 | 第20-21页 |
·酶法提取林蛙皮多糖 | 第21-22页 |
·超声波-酶法协同提取林蛙皮多糖 | 第22-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40页 |
·多糖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4页 |
·传统水提法提取林蛙皮多糖的结果 | 第24-27页 |
·酶法提取林蛙皮多糖的结果 | 第27-31页 |
·超声波-酶法协同提取林蛙皮多糖的结果 | 第31-40页 |
·林蛙皮多糖的三种提取方法比较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林蛙皮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41-5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1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41页 |
·仪器 | 第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5页 |
·纯化工艺流程 | 第41-42页 |
·脱蛋白工艺的研究 | 第42-43页 |
·林蛙皮多糖的离子交换柱层析 | 第43-44页 |
·林蛙皮多糖的萄聚糖凝胶柱层析 | 第44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纯度鉴定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45页 |
·二种方法脱蛋白的比较 | 第45-46页 |
·DEAE-52离子交换层析的条件选择 | 第46-48页 |
·林蛙皮多糖Sephadex G-100柱层析结果 | 第48-49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纯度鉴定结果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林蛙皮多糖组分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质研究 | 第51-60页 |
·试剂材料 | 第51页 |
·材料 | 第51页 |
·试剂 | 第51页 |
·仪器 | 第51页 |
·试验方法 | 第51-53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第51-52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第52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测定 | 第53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核磁共振分析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53-54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结果 | 第54-55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红外光谱结果 | 第55-56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结果 | 第56-57页 |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核磁共振结果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林蛙皮多糖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0-66页 |
·试剂材料 | 第60页 |
·材料 | 第60页 |
·试剂 | 第60页 |
·仪器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的测定 | 第60-61页 |
·清除羟基自由基(·OH)活性的测定 | 第61页 |
·清除DPPH自由基(DPPH·)活性的测定 | 第61页 |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61-62页 |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5页 |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 第62页 |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 第62-63页 |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 第63-64页 |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 | 第64页 |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