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周代祭祀礼仪视野下的《鲁颂》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7-12页
 一、 选题缘起第7页
 二、 研究史概述第7-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页
 四、 创新意义第11-12页
第一章 《鲁颂》的作者、作年和创作动机第12-24页
 第一节 《鲁颂》的作者和作年第12-21页
  一、 《鲁颂》的作者第12页
  二、 《鲁颂》的作年第12-21页
 第二节 鲁颂的创作动机第21-24页
第二章 《鲁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第24-35页
 第一节 《鲁颂》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24-28页
  一、 结束君位争夺,鲁国社会政治稳定第24-25页
  二、 外交政策灵活,消除大国威胁,为鲁国发展赢得空间第25-27页
  三、 社会经济发展,军事实力相对强大第27-28页
 第二节 《鲁颂》的周代祭祀礼仪颂歌创作背景第28-35页
  一、 周代告成功于神明的祭祀礼仪颂歌创作的传统第28-32页
  二、 鲁国崇礼尚乐的文化传统第32-35页
第三章 周代祭祀颂歌生产机制对《鲁颂》的影响第35-49页
 第一节 周代祭祀颂歌生产机制对《鲁颂》内容的影响第35-41页
  一、 影响了《鲁颂》对马的歌颂第36-38页
  二、 影响了《鲁颂》对周代礼仪的表现第38-40页
  三、 影响了《鲁颂》的舞蹈呈现第40-41页
 第二节 周代祭祀颂歌生产机制对《鲁颂》艺术特点的影响第41-49页
  一、 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第42页
  二、 诗歌章法结构及句式灵活多变第42-43页
  三、 偏重使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第43-45页
  四、 大量使用叠音词第45-47页
  五、 《鲁颂》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第47-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5-56页
致谢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语境下的微博文学
下一篇:李洱中短篇小说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