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双遗黄山风景区文化遗产解读体系的建构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与黄山相关的研究 | 第9-11页 |
| ·规划编制方面 | 第11页 |
| ·国内其他双重遗产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2-16页 |
| ·双重遗产 | 第12-15页 |
| ·解读、文化遗产解读与文化遗产解读体系 | 第15-16页 |
| ·世界遗产旅游 | 第16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研究创新点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黄山文化遗产历史沿革 | 第18-21页 |
| ·唐代以前 | 第18页 |
| ·唐宋元时期 | 第18-19页 |
| ·明代 | 第19-20页 |
| ·清代 | 第20页 |
| ·民国时期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黄山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 | 第21-54页 |
| ·摩崖石刻类 | 第21-30页 |
| ·碑刻类 | 第21-23页 |
| ·题刻类 | 第23-30页 |
| ·历史建构筑物类 | 第30-41页 |
| ·楼阁 | 第31-33页 |
| ·桥梁 | 第33-36页 |
| ·亭 | 第36-38页 |
| ·蹬道 | 第38-39页 |
| ·古墓塔 | 第39-40页 |
| ·关隘 | 第40页 |
| ·台 | 第40-41页 |
| ·博物馆收藏类 | 第41-54页 |
| ·神话传说 | 第41-43页 |
| ·黄山画派 | 第43-44页 |
| ·诗词散文 | 第44-49页 |
| ·书目辑存 | 第49-51页 |
| ·湮没的古遗址清单 | 第51-54页 |
| 第四章 黄山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 第54-57页 |
| ·历史地位 | 第54页 |
| ·艺术特征 | 第54-55页 |
| ·黄山画派 | 第54页 |
| ·文学艺术 | 第54-55页 |
| ·摩崖石刻 | 第55页 |
| ·社会影响 | 第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黄山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展示现状 | 第57-65页 |
| ·黄山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现状 | 第57-58页 |
| ·保护单位等级 | 第57页 |
| ·保护现状 | 第57-58页 |
| ·黄山文化遗产资源展示现状 | 第58-65页 |
| ·资源可通达性 | 第59-64页 |
| ·资源可观赏性 | 第64页 |
| ·博物馆展示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现状中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65-69页 |
| ·保护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65-66页 |
| ·缺乏统一的保护管理机构 | 第65-66页 |
| ·缺乏专业人才 | 第66页 |
| ·展示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 ·交通系统尚待完善 | 第66-67页 |
| ·展示力度不够 | 第67页 |
| ·标识标牌缺乏 | 第67页 |
| ·宣传不到位 | 第67页 |
| ·原因分析 | 第67-69页 |
| ·遗产管理者的立场 | 第68页 |
| ·遗产管理机构成员构成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黄山文化遗产解读体系的建构 | 第69-76页 |
| ·建构的目标 | 第69页 |
| ·满足游客游览和体验需求 | 第69页 |
| ·实现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 第69页 |
| ·实现文化遗产传承与共享 | 第69页 |
| ·建构的原则 | 第69-70页 |
| ·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的原则 | 第69页 |
| ·整合风景区文化遗产解说功能的原则 | 第69页 |
| ·整体性建构风景区文化遗产解读系统的原则 | 第69-70页 |
| ·交通导引系统的建构 | 第70-71页 |
| ·增强外部可进入性 | 第70页 |
| ·增补内部道路指示牌 | 第70页 |
| ·完善游步道 | 第70-71页 |
| ·遗产展陈系统的建构 | 第71-73页 |
| ·内部展陈 | 第71-72页 |
| ·外部展示 | 第72-73页 |
| ·遗产解说系统的建构 | 第73-75页 |
| ·人工解说系统 | 第73-74页 |
| ·非人工解说系统 | 第74-75页 |
| ·遗产游览线路的建构 | 第75-76页 |
| ·积极开发文化遗产游览线路 | 第75页 |
| ·突出游览线路中的文化遗产节点 | 第75-76页 |
| 结语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