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波段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方案分析 | 第13-23页 |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设计分析 | 第13-14页 |
·开环模拟预失真器结构分析 | 第14-19页 |
·Ku 波段模拟预失真器结构分析 | 第15-16页 |
·三阶交调发生器结构 | 第16-19页 |
·失真信号调节电路 | 第19页 |
·模拟预失真器的自适应方案分析 | 第19-23页 |
第三章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23-48页 |
·开环模拟预失真器设计 | 第23-33页 |
·耦合器设计 | 第23-24页 |
·功率合成器设计 | 第24-25页 |
·三阶交调发生器设计 | 第25-29页 |
·可控衰减器 | 第29页 |
·可控移相器 | 第29-30页 |
·增益放大器 | 第30页 |
·开环模拟预失真器的 ADS 仿真 | 第30-33页 |
·功放输出失真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第33-41页 |
·锁相环电路 | 第34-38页 |
·混频器 | 第38页 |
·滤波器 | 第38-39页 |
·链路增益模块 | 第39页 |
·检波部分 | 第39-40页 |
·下变频检波链路 PCB 设计 | 第40-41页 |
·预失真器控制电路设计 | 第41-46页 |
·单片机选择 | 第42-43页 |
·数字电位器 | 第43-44页 |
·接口电路 | 第44-45页 |
·控制电路 PCB 设计 | 第45-46页 |
·电路整体设计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软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1页 |
·预失真器控制程序 | 第48页 |
·下变频检波输出信号采集检测程序 | 第48页 |
·模拟预失真器自适应控制程序 | 第48-51页 |
·控制程序初始设置 | 第48-49页 |
·信号检测和参数更新 | 第49-51页 |
第五章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1-71页 |
·预失真器测试原理 | 第51-53页 |
·预失真器预失真原理 | 第51页 |
·模拟预失真器测试原理框图 | 第51-52页 |
·测试方法及步骤 | 第52-53页 |
·测试中注意事项 | 第53页 |
·开环模拟预失真器预失真测试 | 第53-63页 |
·交调信号发生器调试 | 第54-57页 |
·功率放大器Ⅰ预失真改善测试 | 第57-61页 |
·功率放大器Ⅱ测试 | 第61-63页 |
·功放输出失真信号检测电路测试 | 第63-67页 |
·锁相环测试 | 第64-66页 |
·下变频检波链路测试 | 第66-67页 |
·功放自适应算法程序测试 | 第67-71页 |
·自适应预失真器对功放Ⅰ预失真测试平台 | 第68页 |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的宽带特性 | 第68-70页 |
·自适应模拟预失真器的功率特性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测试数据总结 | 第71-72页 |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