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指纹的WiFi室内定位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室内定位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室内定位技术综述 | 第20-31页 |
| ·WiFi 室内定位技术的分类 | 第20-24页 |
| ·几何法 | 第21-22页 |
| ·近似法 | 第22-23页 |
| ·场景分析法 | 第23-24页 |
| ·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定位技术 | 第24-25页 |
| ·基于位置指纹的室内定位技术 | 第25-26页 |
| ·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 ·相关工作 | 第26页 |
| ·主要定位算法 | 第26-30页 |
| ·最近邻法 | 第27页 |
| ·朴素贝叶斯法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影响定位的关键因素分析与研究 | 第31-47页 |
| ·实验平台 | 第31-33页 |
| ·软件环境 | 第31-32页 |
| ·实验场景 | 第32-33页 |
| ·接收信号强度的特性 | 第33-37页 |
| ·RSSI 与位置的关系 | 第34页 |
| ·RSSI 的概率分布 | 第34-35页 |
| ·RSSI 的收敛速度 | 第35-36页 |
| ·不同 AP 的 RSSI 相关性 | 第36-37页 |
| ·异种终端对定位算法的影响 | 第37-41页 |
| ·异种终端的 RSSI 量化差异 | 第37-38页 |
| ·相关工作 | 第38-39页 |
| ·BP 神经网络概述 | 第39-41页 |
| ·异种终端定位的解决方法 | 第41-46页 |
|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 RSSI 校准方法 | 第41-42页 |
|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确定 | 第42-44页 |
| ·RSSI 校准效果 | 第44-45页 |
| ·异种终端定位效果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结合非布置 AP 的联合匹配方法 | 第47-54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相关工作 | 第47-48页 |
| ·联合定位方法 | 第48-51页 |
| ·AP 数量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48页 |
| ·联合定位方法流程 | 第48-49页 |
| ·非布置 AP 的异常感知方法 | 第49-51页 |
| ·异常感知实验 | 第51-53页 |
| ·实验步骤 | 第51-53页 |
| ·实验结果 | 第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WiFi 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69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54-57页 |
| ·系统描述 | 第54-55页 |
| ·功能需求 | 第55-57页 |
|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66页 |
| ·硬件平台 | 第58-59页 |
| ·服务器系统 | 第59-62页 |
| ·终端系统 | 第62-66页 |
| ·性能评估 | 第66-68页 |
| ·定位精度 | 第66-68页 |
| ·算法时间复杂度 | 第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 ·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