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盐酸度洛西汀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三环类抗抑郁药第10页
     ·单胺氧化酶类抗抑郁药第10-11页
     ·五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s)第11页
     ·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第11页
   ·盐酸度洛西汀介绍第11-16页
     ·盐酸度洛西汀的应用前景第12页
     ·药代动力学第12-13页
     ·药理作用原理第13页
     ·临床效果第13-14页
     ·盐酸度洛西汀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第14-16页
第2章 盐酸度洛西汀合成路线的确定第16-20页
   ·盐酸度洛西汀合成路线简介第16-19页
     ·方法一以2 一乙酰噻吩为原料第16-17页
     ·方法二以3-氯-1-(2-噻吩)-丙酮为原料第17页
     ·方法三以2-噻吩甲酸为原料第17-18页
     ·方法四以2-氯-1-(2-噻吩)-乙酮为原料第18-19页
   ·盐酸度洛西汀化学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第19-20页
第3章 中间体N,N-二甲基-1-(2-噻吩基)-1-丙酮盐酸盐的化学合成第20-31页
   ·合成反应路线第20-21页
   ·合成实验过程第21-25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2页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22-25页
   ·HPLC 含量分析第25页
   ·结构表征第25-30页
     ·元素分析第25-26页
       ·检测仪器和检测条件第25-26页
       ·检测结果第26页
       ·结论第26页
     ·质谱第26-27页
       ·检测仪器与检测条件第26页
       ·检测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红外光谱第27-28页
     ·核磁共振氢谱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中间体N,N-二甲基-3-羟基-1-(2-噻吩基)-1-丙胺的化学合成第31-42页
   ·合成反应路线第31页
   ·合成实验过程第31-36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实验方法第32-33页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33-36页
   ·HPLC 含量分析第36页
   ·结构表征第36-41页
     ·元素分析第36-37页
     ·质谱第37-38页
     ·红外光谱第38-40页
     ·核磁共振氢谱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中间体N,N-二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1-丙胺的合成第42-53页
   ·合成反应路线第42页
   ·合成实验过程第42-47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44页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4-47页
   ·HPLC 含量分析第47-48页
   ·结构表征第48-52页
     ·元素分析第48-49页
     ·质谱第49-50页
     ·红外光谱第50-51页
     ·核磁共振氢谱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6章 中间体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1-丙胺的化学合成第53-63页
   ·合成反应路线第53页
   ·合成实验过程第53-57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3-54页
     ·实验方法第54页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4-57页
   ·HPLC 含量分析第57-58页
   ·结构表征第58-62页
     ·元素分析第58-59页
     ·质谱第59-60页
     ·红外光谱第60-61页
     ·核磁共振氢谱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7章 盐酸度洛西汀的化学合成第63-73页
   ·合成反应路线第63页
   ·合成实验过程第63-66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3-65页
     ·实验方法第65页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65-66页
   ·HPLC 含量分析第66-67页
   ·结构表征第67-72页
     ·元素分析第67-68页
       ·检测仪器和检测条件第67页
       ·检测结果第67-68页
       ·结论第68页
     ·质谱第68-69页
     ·红外光谱第69-70页
     ·核磁共振氢谱第70-71页
     ·核磁共振碳谱第71-72页
     ·比旋度和e.e.值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合成路线各步关键工艺点的总结第73页
   ·对论文合成路线的总结第73-74页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乳酸(PLA)及PLA/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
下一篇:论基督教在华传播对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