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6LoWPAN网络的路由 | 第15-28页 |
·RPL路由协议概述 | 第15-19页 |
·RPL协议的设计目标 | 第15-17页 |
·RPL协议网络模型 | 第17-19页 |
·RPL网络的构建 | 第19-25页 |
·RPL消息 | 第19-21页 |
·通信模式介绍 | 第21-23页 |
·DODAG的构建 | 第23-25页 |
·RPL网络的管理 | 第25-27页 |
·基于QoS服务质量的路由 | 第25-27页 |
·安全性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本地路由修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28-37页 |
·6LoWPAN路由问题 | 第28-29页 |
·节点的贪婪性和不稳定性 | 第28-29页 |
·DODAG回路 | 第29页 |
·本地路由修复算法的提出 | 第29-35页 |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ETX的路由度量和路径更新 | 第37-46页 |
·基于ETX路由度量的选取 | 第37-40页 |
·路由度量的比较 | 第37-39页 |
·ETX参数的测量 | 第39-40页 |
·路由深度计算和ETX变化对链路的影响 | 第40-42页 |
·路由深度rank值的计算 | 第40-41页 |
·ETX变化对路径的影响 | 第41-42页 |
·链路的维护与更新 | 第42-44页 |
·父节点的选取和路由回路避免机制 | 第42-43页 |
·反向链路路由记录机制 | 第43-44页 |
·仿真结果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第46-51页 |
·测试平台搭建 | 第46-47页 |
·测试过程与分析 | 第47-51页 |
·ETX | 第47页 |
·路由开销 | 第47-48页 |
·时延 | 第48-49页 |
·数据开销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总结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