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墓志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导论 明代丧葬风俗与墓志铭写作情况 | 第11-29页 |
一、明代丧葬风俗 | 第11-17页 |
1. 丧葬的起源 | 第11-12页 |
2. 历代丧葬风俗概述 | 第12-15页 |
3. 明代丧葬制度的传承与变化 | 第15-16页 |
4. 丧葬制度与墓志铭 | 第16-17页 |
二、明代墓志铭写作情况 | 第17-29页 |
1. 墓志铭发展概述 | 第17-18页 |
2. 明代墓志铭发展概况 | 第18-28页 |
3. 王世贞墓志铭创作 | 第28-29页 |
第一章 、王世贞生平、成就及墓志铭写作 | 第29-66页 |
一、王世贞生平 | 第29-41页 |
1. 家世 | 第29-33页 |
2. 生平经历 | 第33-36页 |
3. 交游情况 | 第36-41页 |
二、王世贞文史成就 | 第41-45页 |
1. 王世贞的文学成就 | 第41-43页 |
2. 王世贞的史学成就 | 第43-45页 |
三、王世贞墓志铭写作情况 | 第45-52页 |
1. 愈晚愈见多 | 第45-47页 |
2. 地位崇高 | 第47-50页 |
3. 不妄作墓志铭 | 第50-52页 |
四、王世贞墓志铭墓主分析 | 第52-66页 |
1. 达官名臣 | 第52-55页 |
2. 儒人处士 | 第55-57页 |
3. 仁贾义商 | 第57-61页 |
4. 淑妇烈女 | 第61-66页 |
第二章 、王世贞墓志铭创作的文学价值 | 第66-75页 |
一、内容真实 | 第66-69页 |
1. 为自身真情流露 | 第66-68页 |
2. 为他人感同身受 | 第68-69页 |
二、形式巧妙 | 第69-75页 |
1. 语言灵活 | 第70-72页 |
2. 情节生动 | 第72-73页 |
3. 描写巧妙 | 第73-75页 |
第三章 、王世贞墓志铭创作的历史文献价值考察 | 第75-85页 |
一、王世贞墓志铭写作与《明史》列传人物的对比 | 第75-81页 |
1. 《明史》列传与王世贞所作墓志铭的差异 | 第76-80页 |
2. 《明史》列传对王世贞所作墓志铭的借鉴 | 第80-81页 |
3. 王世贞谀墓情况考察 | 第81页 |
二、王世贞所作墓志铭润笔费考察 | 第81-85页 |
1. 润笔费收受情况 | 第81-82页 |
2. 谀墓与润笔费 | 第82-85页 |
结语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后记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