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软件可靠性早期评估模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与分析 | 第16-28页 |
·软件可靠性 | 第16-17页 |
·软件可靠性定义 | 第16页 |
·软件可靠性度量指标 | 第16-17页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17页 |
·软件可靠性测试 | 第17-23页 |
·软件可靠性测试与可靠性评估的关系 | 第17-19页 |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过程 | 第19页 |
·基于使用模型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 第19-21页 |
·基于运行剖面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 第21-22页 |
·两种可靠性测试方法比较 | 第22-23页 |
·软件可靠性增长评估模型 | 第23-27页 |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的分类 | 第23-24页 |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24页 |
·NHPP 类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 第24-25页 |
·几种常见的可靠性增长模型 | 第25-26页 |
·可靠性增长模型中的局限性分析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构建基于马尔可夫链软件可靠性评估框架 | 第28-32页 |
·框架的地位和作用 | 第28-29页 |
·框架的构建 | 第29-30页 |
·框架的运行流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生成基于UML 的马尔可夫链使用模型 | 第32-51页 |
·UML 的可靠性评估扩展 | 第32-34页 |
·UML 图的选择 | 第32页 |
·用例和场景的形式化描述 | 第32-33页 |
·扩展用例和场景的形式化描述 | 第33-34页 |
·确定马尔可夫链模型的转移概率 | 第34-37页 |
·现有转移概率的确定方法 | 第34-35页 |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使用模型的转移概率 | 第35-37页 |
·生成基于UML 的马尔可夫链使用模型 | 第37-40页 |
·马尔可夫链使用模型的生成过程 | 第37-38页 |
·马尔可夫链使用模型的生成算法 | 第38-40页 |
·检验可靠性评估扩展的UML 模型 | 第40-41页 |
·实例验证 | 第41-50页 |
·ATM 软件的UML 模型 | 第41-46页 |
·ATM 软件中用例和场景的形式化描述 | 第46-48页 |
·构建ATM 的马尔可夫链使用模型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基于马尔可夫链使用模型完成软件可靠性早期评估 | 第51-60页 |
·基于马尔可夫链使用模型的软件可靠性早期评估流程 | 第51-52页 |
·预计场景的可靠性 | 第52页 |
·构建面向对象软件可靠性早期评估模型 | 第52-54页 |
·场景级软件可靠性早期评估模型 | 第52-53页 |
·用例级软件可靠性早期评估模型 | 第53-54页 |
·软件可靠性早期评估算法 | 第54-56页 |
·实例验证 | 第56-59页 |
·ATM 软件的早期评估模型 | 第57页 |
·预计ATM 软件的可靠性值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构建离散时间的NHPP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 第60-72页 |
·模型构建的原因 | 第60-61页 |
·模型构建的过程 | 第61-63页 |
·构建基本离散时间模型 | 第61-62页 |
·构建扩展离散时间模型 | 第62-63页 |
·模型的参数估计和评价标准 | 第63-65页 |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第63-64页 |
·模型的评价准则 | 第64-65页 |
·模型的对比验证与评价 | 第65-71页 |
·对比模型的选择 | 第65-66页 |
·模型的对比验证与评价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