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杆状病毒携带的基因拷贝数与重组蛋白表达效率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第8-12页
1 前言第12-26页
   ·多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系统研究概况第13-15页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第15-24页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优点第16-17页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不足第17-18页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第18-21页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应用第21-24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24-26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6-46页
   ·实验材料第26-29页
     ·质粒、菌株、酶、试剂第26页
     ·培养细胞以及免疫动物第26-27页
     ·引物第27页
     ·主要仪器第27-28页
     ·溶液的配制第28-29页
   ·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88]第29-34页
     ·质粒的提取第29-30页
     ·限制性酶消化第30-31页
     ·PCR 反应常规体系第31页
     ·DNA 片段回收(参照AxyPrep 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第31-32页
     ·DNA 片段和载体的连接第32-33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3-34页
     ·质粒DNA 的转化第34页
     ·菌种的保存第34页
   ·Bac-Bac 技术第34-35页
     ·转座第34页
     ·重组Bacmid DNA 的提取第34-35页
   ·昆虫细胞培养实验技术第35-39页
     ·培养细胞的玻璃器皿的清洗与消毒第35页
     ·细胞培养基的配制(以Grace 为例)第35-36页
     ·细胞传代培养第36页
     ·细胞计数第36-37页
     ·细胞转染(脂质体转染)第37-38页
     ·病毒的增殖第38页
     ·病毒的滴度测定[89]第38-39页
   ·蛋白质分析技术第39-46页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和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9页
     ·SDS-PAGE 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第39-41页
     ·多克隆EGFP 兔抗体的制备第41-42页
     ·荧光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2-43页
     ·Western Blot(免疫印记)第43-46页
3 结果和分析第46-74页
   ·基因克隆第46-48页
     ·HgS 和SgH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46页
     ·HgS 和SgH 基因的T 载体克隆及方向的鉴定第46-48页
   ·转移载体的构建第48-51页
     ·单拷贝转移载体的构建第48-49页
     ·多拷贝转移载体的构建第49-51页
   ·含不同gfp 拷贝数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第51-53页
     ·Tn7 重组获得三个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pAcMultiBac-p10-gfp 、pAcMultiBac-ph-gfp 和pAcMultiBac-2p10-2ph-49fp第51页
     ·Loxp 位点特异性重组获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pAcMultiBac-p10-ph-29fp第51-52页
     ·Tn7 和 Loxp 位点重组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病毒穿梭载体pAcMultiBac-p10-2ph-39fp 和pAcMultiBac-2p10-ph-39fpp,AcMultiBac-3p10-3ph-6第52-53页
   ·多克隆EGFP 兔抗体的制备第53-56页
     ·egfp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53页
     ·pet32a-egfp 载体的构建及验证第53-54页
     ·目的蛋白EGFP 的表达第54页
     ·透析袋电洗脱回收目的蛋白第54-55页
     ·Western Blot 检测EGFP 兔抗体的表达第55-56页
   ·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不同拷贝数目的GFP 表达与检测第56-74页
     ·细胞转染及病毒扩增第56-57页
     ·病毒滴度测定结果第57-61页
     ·总蛋白标准曲线和荧光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1-63页
     ·Western Blot 结果第63-64页
     ·相同拷贝数不同启动子控制下GFP 的表达水平的比较第64-67页
     ·不同拷贝数gfp 重组病毒的表达水平的比较第67-74页
4 讨论第74-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第86-88页
致谢第88-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鼠肝再生与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
下一篇:中国东海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多相分类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