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变质程度烟煤制取气化型煤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综述 | 第11-12页 |
| ·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 第11页 |
| ·型煤是洁净煤技术的重要领域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型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型煤技术发展状况 | 第12页 |
| ·国内型煤技术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 ·气化型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气化型煤粘结剂 | 第14页 |
| ·无烟煤及部分烟煤气化型煤技术 | 第14-15页 |
| ·低变质程度烟煤气化型煤技术 | 第15-16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2 试验设备与原料 | 第19-25页 |
| ·试验设备 | 第19-20页 |
| ·型煤制备装置 | 第19页 |
| ·煤样及型煤测试仪器 | 第19-20页 |
| ·其他设备 | 第20页 |
| ·试验原料煤及配煤 | 第20-21页 |
| ·试验流程 | 第21-22页 |
| ·气化型煤主要测试指标及方法 | 第22-23页 |
| ·气化型煤主要测试指标 | 第22页 |
| ·气化型煤指标的测试方法 | 第22-23页 |
| ·小结 | 第23-25页 |
| 3 粘结剂选择及粘结机理分析 | 第25-57页 |
| ·低变质程度烟煤制取型煤的冷粘结剂选择 | 第25-34页 |
| ·冷粘结剂初选 | 第26-27页 |
| ·试验方案 | 第27-28页 |
| ·掺不同冷粘结剂的型煤强度 | 第28-29页 |
| ·掺不同冷粘结剂的型煤粘结特性 | 第29-32页 |
| ·冷粘结剂选择 | 第32页 |
| ·成型压力选择 | 第32-34页 |
| ·低变质程度烟煤制取型煤的热粘结剂选择 | 第34-35页 |
| ·以腐植酸钠与膨润土为粘结剂的型煤强度试验 | 第34-35页 |
| ·试验结果 | 第35页 |
| ·附加粘结剂选择 | 第35-43页 |
| ·沥青型型煤试验 | 第36-39页 |
| ·肥煤型型煤试验 | 第39-41页 |
| ·低变质程度烟煤制取型煤的附加粘结剂优选 | 第41-42页 |
| ·煤焦油沥青粒度对型煤热强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低变质程度烟煤制取型煤的混合物料合理配比 | 第43-55页 |
| ·试验方案 | 第43-45页 |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5页 |
| ·型煤冷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 ·型煤热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1页 |
| ·型煤复干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3页 |
| ·低阶烟煤制取型煤的混合物料合理配比确定 | 第53-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4 生球干燥终温优化及型煤配方适用性研究 | 第57-63页 |
| ·型煤生球干燥终温优化 | 第57-61页 |
| ·型煤生球干燥终温对型煤质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生球干燥终温保温时间对型煤质量的影响 | 第58-61页 |
| ·低变质程度烟煤型煤配方的适用性分析 | 第61-62页 |
| ·小节 | 第62-63页 |
| 5 工业性试验 | 第63-68页 |
| ·试烧过程 | 第63页 |
| ·试烧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 ·灰渣含碳量 | 第63-64页 |
| ·炉底上下段压力差与温度 | 第64-65页 |
| ·煤气成分 | 第65-66页 |
| ·其他参数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作者简历 | 第76-7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