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权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0页 |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第8页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实用价值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发展 | 第8-9页 |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9页 |
·该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第2章 人权与人权教育概述 | 第10-15页 |
·人权概念的厘定 | 第10-12页 |
·人权教育的内涵 | 第12-13页 |
·马克思人权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13-15页 |
第3章 马克思人权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5-24页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15-16页 |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16-19页 |
·卢梭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17-18页 |
·洛克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18-19页 |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19-24页 |
·康德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19-21页 |
·黑格尔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21-24页 |
第4章 马克思人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4-37页 |
·马克思早期人权教育思想 | 第24-28页 |
·《莱茵报》时期理性主义立场上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24-26页 |
·《德法年鉴》时期现实主义立场上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26-28页 |
·马克思唯物史观立场上的人权教育思想 | 第28-37页 |
·没有抽象的永恒的人权 | 第28-31页 |
·对自由主义人权虚伪性的批判 | 第31-33页 |
·对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希冀 | 第33-37页 |
第5章 马克思人权教育思想的启示 | 第37-41页 |
·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 | 第37-39页 |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