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隐蔽作证制度概述 | 第11-14页 |
·隐蔽作证的概念 | 第11页 |
·隐蔽作证的特征 | 第11-14页 |
·相对的秘密性 | 第11-12页 |
·保护的预先性 | 第12-13页 |
·投入的经济性 | 第13-14页 |
第2章 隐蔽作证的域外立法与实践 | 第14-19页 |
·美国隐蔽作证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 第14-15页 |
·英国隐蔽作证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 第15-16页 |
·德国隐蔽作证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 第16页 |
·葡萄牙隐蔽作证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 第16页 |
·其他国家和地区隐蔽作证的立法与实践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9页 |
第3章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积极意义、潜在障碍与缺陷 | 第19-34页 |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概况 | 第19-20页 |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积极意义 | 第20-25页 |
·有利于促使证人出庭 | 第20-22页 |
·有利于实现审判公正 | 第22-23页 |
·符合我国证人传统作证心理和人情社会国情 | 第23-24页 |
·运行成本符合我国国情 | 第24-25页 |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运行的潜在障碍和缺陷分析 | 第25-34页 |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运行的潜在障碍 | 第25-28页 |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8-31页 |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缺乏配套措施 | 第31-34页 |
第4章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完善 | 第34-43页 |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潜在障碍的破除 | 第34-36页 |
·破除法官对隐蔽作证制度运行的障碍 | 第34-35页 |
·破除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隐蔽作证制度运行的障碍 | 第35-36页 |
·破除辩护律师对隐蔽作证制度运行的障碍 | 第36页 |
·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完善 | 第36-41页 |
·完善案件范围、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 | 第36-39页 |
·明确实施机关及其责任 | 第39页 |
·完善程序设置 | 第39-41页 |
·建立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41-43页 |
·建立保密和泄密责任追究制度 | 第41页 |
·建立证人身份信息泄露后的补救机制 | 第41-42页 |
·建立证人服务制度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