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脾除湿饮加减联合强的松片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
|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文献研究 | 第8-19页 |
| 1. 中医学研究概况 | 第8-13页 |
| ·中医病名溯源 | 第8页 |
| ·病因病机 | 第8-13页 |
| 2. 西医学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 ·所伴发的疾病 | 第14-15页 |
| ·辅助诊断 | 第15-16页 |
| ·治疗 | 第16-18页 |
| ·预后 | 第18-19页 |
| 临床研究 | 第19-25页 |
| 1 资料 | 第19-20页 |
|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 ·诊断标准 | 第19-20页 |
|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20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3 症状评价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 第21-22页 |
| ·病情评分标准 | 第21页 |
| ·滴度判定标准 | 第21页 |
| ·激素减量情况分析 | 第21-22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2页 |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2页 |
| 5. 观察结果 | 第22-25页 |
| ·数值分析 | 第22-24页 |
| ·安全性评价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32页 |
| 1. 立法依据 | 第25-26页 |
| 2. 方药分析 | 第26-31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致谢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7-39页 |
| 个人简历 | 第39-40页 |
| 附录 | 第40-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