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铯的性质及分布 | 第11-12页 |
·国内外提取铯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沉淀法 | 第12页 |
·萃取法 | 第12-13页 |
·无机离子吸附法 | 第13-15页 |
·杂多酸的简介 | 第15-17页 |
·杂多酸的结构类型 | 第15-16页 |
·杂多酸的性质 | 第16-17页 |
·杂多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浸渍法 | 第17-18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18页 |
·封装法 | 第18-20页 |
·原位合成法 | 第20页 |
·动力学吸附模型 | 第20-22页 |
·准一阶动力学方程 | 第21-22页 |
·准二阶动力学方程 | 第22页 |
·固液等温吸附模型 | 第22-24页 |
·Langmuir 吸附模型 | 第23-24页 |
·Freundlich 吸附模型 | 第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吸附材料的制备 | 第27-28页 |
·SBA-15 负载磷钼酸铵的制备方法 | 第27页 |
·磷钼酸铵/金属-有机框架杂化化合物(AMP/Cu-BTC)的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AMP/SBA-15 的表征 | 第28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8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28页 |
·扫描电镜(SEM)表征 | 第28页 |
·比表面性质测定 | 第28页 |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第28页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第28页 |
·铯离子吸附实验 | 第28-29页 |
·铯离子脱附实验 | 第29-30页 |
第三章 AMP/SBA-15 的制备及对 Cs~+的吸附性能 | 第30-50页 |
·引言 | 第30页 |
·吸附材料的制备 | 第30-33页 |
·不同制备方法对吸附 Cs~+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多酸负载 SBA-15 对吸附 Cs~+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预水解时间对吸附 Cs~+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水化温度对吸附 Cs~+的影响 | 第32-33页 |
·AMP/SBA-15 对 Cs~+吸附性能研究 | 第33-42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3-34页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34-36页 |
·Cs~+起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溶液 pH 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AMP/SBA-15 的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干扰离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浓度 Rb+对 Cs~+吸附的影响 | 第40-41页 |
·AMP/SBA-15 在模拟卤水中对 Cs~+的吸附效果 | 第41-42页 |
·对 AMP/SBA-15 的 Cs~+脱附性能研究 | 第42-45页 |
·不同浓度的 NH_4Cl 溶液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浓度的酸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NH_4~+浓度的 NH_4NO_3-0.1mol/LHNO3溶液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44页 |
·不同 HNO_3浓度的 3mol/LNH_4NO_3-HNO_3溶液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AMP/SBA-15 吸附前后材料表征 | 第45-49页 |
·红外光谱 | 第45-46页 |
·XRD 表征 | 第46页 |
·N_2吸附测试 | 第46-47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磷钼酸铵/1,3,5-苯三甲酸铜(II)杂化化合物对 Cs~+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50-58页 |
·前言 | 第50页 |
·AMP/ Cu-BTC 吸附性能研究 | 第50-54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0-52页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52-54页 |
·材料表征 | 第54-57页 |
·红外光谱 | 第54-55页 |
·XRD 表征 | 第55-56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56-57页 |
·热重分析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