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钛气凝胶及其表面改性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气凝胶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 ·气凝胶的定义及结构特点 | 第12页 |
| ·气凝胶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气凝胶的分类 | 第13-14页 |
| ·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第14-20页 |
| ·气凝胶的应用 | 第20-21页 |
| ·TiO_2气凝胶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光催化原理 | 第21-22页 |
| ·TiO_2气凝胶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6-34页 |
| ·实验条件 | 第26-27页 |
|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 ·TiO_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表面改性 | 第27-29页 |
| ·TiO_2气凝胶常压干燥制备 | 第27-28页 |
| ·常压干燥制备TiO_2气凝胶的表面改性 | 第28-29页 |
| ·分析表征方法 | 第29-34页 |
| ·凝胶时间 | 第29页 |
| ·表观密度 | 第29-30页 |
| ·气孔率 | 第30页 |
| ·热重-差热分析 | 第30页 |
| ·物相分析 | 第30页 |
| ·红外光谱 | 第30-31页 |
| ·表面形态 | 第31页 |
| ·透射电镜 | 第31页 |
|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第31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TiO_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与表征 | 第34-52页 |
| ·TiO_2气凝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34-43页 |
| ·溶液滴加速度的影响 | 第34页 |
| ·无水乙醇的影响 | 第34-36页 |
| ·水的影响 | 第36-37页 |
| ·醋酸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螯合剂的影响 | 第38-40页 |
| ·甲酰胺的影响 | 第40-41页 |
| ·表面修饰剂的影响 | 第41-43页 |
| ·低表面张力溶剂的影响 | 第43页 |
| ·TiO_2气凝胶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 第43-51页 |
| ·样品的品质 | 第43-44页 |
| ·热稳定性 | 第44页 |
| ·红外光谱 | 第44-45页 |
| ·相组成 | 第45-46页 |
| ·表观形貌 | 第46-47页 |
| ·TEM | 第47-48页 |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常压干燥制备TiO_2气凝胶的表面改性 | 第52-70页 |
| ·表面活性剂对气凝胶制备的影响 | 第52-61页 |
| ·表面活性剂添加方式的选择 | 第53页 |
| ·凝胶时间 | 第53-54页 |
| ·样品品质 | 第54-55页 |
| ·表观密度和气孔率 | 第55-56页 |
| ·表观形貌 | 第56-57页 |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57-61页 |
| ·热处理对气凝胶的影响 | 第61-66页 |
| ·热稳定性 | 第61页 |
| ·红外光谱 | 第61-62页 |
| ·物相 | 第62-63页 |
| ·表观形貌 | 第63页 |
| ·TEM | 第63-64页 |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64-66页 |
|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TiO_2气凝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研究 | 第70-80页 |
| ·光催化实验 | 第70-73页 |
| ·光催化装置 | 第70页 |
| ·实验步骤 | 第70-71页 |
| ·测定工作曲线 | 第71-72页 |
| ·光催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 第72-7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3-76页 |
| ·热处理温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 ·不同工艺制备气凝胶的光催化活性比较 | 第74-75页 |
| ·气凝胶与未表面修饰后处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比较 | 第75-76页 |
| ·TiO_2气凝胶光催化罗丹明B机理探讨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 致谢 | 第90-92页 |
| 个人简历 | 第92-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