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缩略词 | 第10-12页 |
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辣椒疫霉菌 | 第18-21页 |
·辣椒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8页 |
·辣椒疫病的症状和流行规律 | 第18-19页 |
·辣椒疫病的防治 | 第19-20页 |
·分子标记在辣椒抗疫病育种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方法 | 第21-23页 |
·灌根接种法 | 第21-22页 |
·离体叶片接种法 | 第22页 |
·伤茎法 | 第22页 |
·喷雾接种法 | 第22页 |
·营养液—孢子悬浮液培养法 | 第22-23页 |
·疫病毒素接种法 | 第23页 |
·花粉发育与雄性不育概述 | 第23-26页 |
·花粉发育 | 第23-24页 |
·雄性不育 | 第24-26页 |
2 辣椒不同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 第26-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菌种来源 | 第26页 |
·接种方法 | 第26-28页 |
·结果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2页 |
·灌根接种法可以有效地鉴定辣椒对疫病的抗性程度 | 第29-30页 |
·不同辣椒品种的发病情况差异明显 | 第30-32页 |
3 辣椒抗疫病性状的SSR分子标记 | 第32-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植物材料与主要试剂 | 第32-33页 |
·辣椒叶片总DNA的提取 | 第33-34页 |
·抗感疫病基因池的构建 | 第34页 |
·SSR引物来源 | 第34页 |
·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 第34页 |
·PCR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37页 |
·辣椒叶片DNA的提取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辣椒抗疫病SSR标记的筛选结果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抗疫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有待深入 | 第37页 |
·Ca 091和Ca 116可能是与抗疫病性状连锁的2个SSR标记的引物 | 第37页 |
·加速辣椒抗疫病与优质品质性状相结合的育种进程 | 第37-38页 |
4 辣椒胞质不育的细胞学观察 | 第38-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植物材料与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 第39页 |
·结果 | 第39-42页 |
·辣椒胞质不育的植株形态观察 | 第39-40页 |
·辣椒胞质不育小孢子的细胞学观察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辣椒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植株形态差异较大 | 第42页 |
·辣椒雄性不育花粉发育异常从四分体时期起始并与绒毡层发育异常密切相关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附表:SSR引物信息表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