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论文--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期刊的接受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9页
   ·开放存取期刊第19-23页
     ·开放存取期刊的含义第19-20页
     ·开放存取期刊与传统期刊学术交流模式的差异第20-21页
     ·开放存取期刊的特点与优势第21-22页
     ·开放存取期刊的类型第22-23页
     ·开放存取期刊接受的含义第23页
   ·学术传播的相关理论第23-25页
     ·学术传播的功能理论第23-24页
     ·学术传播主体互动理论第24-25页
     ·学科差异理论第25页
   ·技术接受理论第25-29页
     ·原始技术接受模型(TAM)第26页
     ·整合性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UTAUT)第26-29页
第3章 开放存取期刊接受理论模型构建第29-35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29-33页
     ·绩效期望第29-31页
     ·努力期望第31页
     ·社会影响第31-32页
     ·便利条件第32页
     ·控制变量第32-33页
   ·模型构建第33页
   ·研究假设第33-35页
第4章 实证研究第35-55页
   ·问卷设计与发布第35页
   ·数据收集和清理第35-37页
   ·数据分析第37-55页
     ·研究样本基本描述第37-38页
     ·问卷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8-44页
     ·影响因素及各个权重分析第44-49页
     ·控制变量干扰作用分析第49-55页
第5章 提高开放存取期刊接受程度的发展对策第55-59页
   ·纳入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健全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第55页
   ·针对不同人群,灵活开展宣传推广第55-56页
   ·重视学科差异,根据不同学科开展差异化工作第56页
   ·树立期刊品牌意识,进行品牌经营第56-5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6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生态环境下商务网站经营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小企业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