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现状 | 第10-15页 |
(一)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概述 | 第10-11页 |
1. 海关及其职能简介 | 第10页 |
2.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法律依据 | 第10-11页 |
(二)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执法流程 | 第11-13页 |
(三) 入世近十年海关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据统计 | 第13-15页 |
1. 数据 | 第13页 |
2. 分析 | 第13-15页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15-23页 |
(一) 海关公权力与权利人私权利的冲突问题 | 第16-17页 |
1. “主动保护”与“被动保护”两种执法模式的冲突问题 | 第16-17页 |
2. 关于临时授权中私权利的限制问题 | 第17页 |
(二) 《国务院关于修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决定》的变化及不足 | 第17-19页 |
(三)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的信息化及专业化不足 | 第19-21页 |
1. 执法上未完善合作和沟通平台问题 | 第19-20页 |
2. 执法的信息化水平低,工作能力还需提高 | 第20-21页 |
(四) 权利人缺少维权意识以及滥用权利问题 | 第21-23页 |
1. 权利人维权意识不足 | 第22页 |
2. 权利人滥用权利 | 第22-23页 |
三、完善商标权海关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23-29页 |
(一) 完善商标权保护海关立法,协调解决问题 | 第23-25页 |
1. 对海关公权及权利人私权行使的限制 | 第23-24页 |
2. 定牌加工的适用分析 | 第24-25页 |
(二) 在海关执法中建立仲裁制度的分析 | 第25-26页 |
(三) 完善海关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海关人员的执法水平 | 第26-27页 |
1. 加强海关与工商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 | 第26-27页 |
2. 提高海关的执法水平及透明度 | 第27页 |
(四) 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企业及权利人自我保护意识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