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中国论文

陈独秀宪政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5页
 一、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15页
第一章 陈独秀宪政思想的发展脉络第15-31页
 一、由封建主义思想向改良主义的维新思想的转变第15-19页
  (一) "选学妖孽"第15-16页
  (二) 转变原因第16-19页
 二、由改良主义者向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转变第19-24页
  (一) 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第19-21页
  (二) 资产阶级宪政思想的形成第21-24页
 三、"五四"后期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第24-29页
  (一) 转变过程第24-25页
  (二) 转变原因第25-28页
  (三) 实现马克思主义宪政的设想第28-29页
 四、晚年对宪政民主的再思考第29-31页
第二章 陈独秀的人权观第31-40页
 一、人权的内涵第31-32页
 二、人权的内容第32-37页
  (一) 个人自由权第32-36页
  (二) 民族自决权第36-37页
 三、民权与君权和国权的关系第37-40页
  (一) 民权与君权第37-38页
  (二) 民权与国权第38-40页
第三章 陈独秀的民主观第40-52页
 一、民主的内涵第40-41页
 二、资产阶级民主观第41-45页
  (一) 资产阶级民主的核心是主权在民第41-42页
  (二) 民主主义的国家观第42-43页
  (三) 区分民主主义与民本主义第43-45页
 三、无产阶级民主观第45-47页
  (一) 民治主义第45-46页
  (二) 社会主义第46-47页
 四、晚年的民主观第47-52页
  (一) 党内民主问题第48-50页
  (二) 晚年对民主的再思考第50-52页
第四章 陈独秀的制宪理论第52-61页
 一、孔教入宪问题第52-57页
  (一) 孔教入宪问题的提出第52-54页
  (二) 陈独秀对孔教入宪的反击第54-57页
 二、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问题第57-61页
  (一) 联省自治思潮的产生第57-58页
  (二) 省治主义者的主张第58页
  (三) 陈独秀对联省自治的批判第58-61页
结束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
下一篇:中国违宪审查制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