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第8-9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9-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南下冶民众的生活常景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南下冶的地理空间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南下冶的文化空间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南下冶的社区交往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抬杠展现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抬杠的时空背景和主体描述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抬杠的实践过程 | 第26-32页 |
第三节 抬杠的规则和特征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抬杠的发展演变和文本分析 | 第36-45页 |
第一节 抬杠的发展历程 | 第36-39页 |
第二节 抬杠的主要类型和经典文本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抬杠对村落社会的影响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