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光催化剂简述 | 第13-18页 |
·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3-15页 |
·影响光催化作用的因素 | 第15-16页 |
·提高光催化作用的途径 | 第16-18页 |
·钽酸盐光催化剂 | 第18-22页 |
·钽酸盐光催化剂特征 | 第18-19页 |
·钽酸盐的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钽酸盐粉体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水热法概述 | 第22-24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NaTaO_3粉体的实验过程 | 第26页 |
·纯相 NaTaO_3粉体的制备 | 第26页 |
·非金属掺杂 NaTaO_3粉体的制备 | 第26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26-27页 |
·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27-31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XRD) | 第27-28页 |
·扫描电镜分析( SEM) | 第28页 |
·能量色散光谱( EDS) | 第28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 | 第28-29页 |
·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 UV-VIS) | 第29页 |
·比表面积分析 | 第29-31页 |
3 纯相 NaTaO_3 粉体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 第31-40页 |
·引言 | 第31页 |
·反应温度对 NaTaO_3粉体的影响 | 第31-36页 |
·XRD 分析 | 第31-32页 |
·SEM 分析 | 第32-33页 |
·UV–Vis 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4页 |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4-36页 |
·反应物碱浓度对 NaTaO_3光催化剂的影响 | 第36-39页 |
·XRD 分析 | 第36页 |
·SEM 分析 | 第36-37页 |
·TEM 分析 | 第37-38页 |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8页 |
·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非金属掺杂 NaTaO_3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0-60页 |
·引言 | 第40页 |
·低温水热法制备非金属掺杂 NaTaO_3粉体 | 第40-47页 |
·XRD 分析 | 第40-41页 |
·SEM 分析 | 第41-42页 |
·EDS 分析 | 第42-44页 |
·XPS 分析 | 第44-45页 |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5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46-47页 |
·反应温度对制备非金属掺杂 NaTaO_3粉体的影响 | 第47-54页 |
·高温度下前驱物浓度对制备非金属掺杂 NaTaO_3粉体的影响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NaTaO_3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0-65页 |
·引言 | 第60页 |
·NaTaO_3薄膜的制备 | 第60-61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60-61页 |
·实验流程 | 第61页 |
·退火温度对 NaTaO_3薄膜的影响 | 第61-64页 |
·TG-DSC 分析 | 第61页 |
·XRD 分析 | 第61-62页 |
·SEM 分析 | 第62-63页 |
·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63页 |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