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潮湿状态下的路基易出现各种病害 | 第8-9页 |
·潍坊滨海地区土壤氯盐含量高 | 第9页 |
·潍坊滨海地区水体矿化度高且地下水位高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盐渍土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盐渍土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盐渍土的基本性质和病害机理 | 第12-23页 |
·盐渍土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盐渍土的分布 | 第13-14页 |
·盐渍土的世界分布 | 第13页 |
·我国的盐渍土分布 | 第13页 |
·盐渍土在潍坊地区的分布 | 第13-14页 |
·盐渍土的分类 | 第14-16页 |
·按盐的性质分类 | 第14页 |
·按盐的溶解度分类 | 第14-15页 |
·按含盐量分类 | 第15-16页 |
·盐渍土地区主要工程病害 | 第16-17页 |
·盐胀 | 第16-17页 |
·翻浆 | 第17页 |
·湿陷 | 第17页 |
·腐蚀 | 第17页 |
·盐渍土病害机理分析 | 第17-22页 |
·盐胀性分析 | 第18-19页 |
·溶陷性分析 | 第19-20页 |
·水盐的运动规律 | 第20-22页 |
·易溶盐在土中的移动规律 | 第20页 |
·毛细运动分析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盐渍土路基处治的主要几种技术措施及效果分析 | 第23-29页 |
·水分隔断 | 第23-25页 |
·提高路基 | 第23-24页 |
·设置隔离层 | 第24-25页 |
·结构加固 | 第25-27页 |
·强夯法 | 第25页 |
·施工机械 | 第25页 |
·强夯能的传递机理 | 第25页 |
·化学法对结构的加固 | 第25-26页 |
·半刚性基层 | 第26页 |
·挤密桩加固地基 | 第26页 |
·设置变形缓冲层 | 第26页 |
·换土垫层法 | 第26-27页 |
·桩基 | 第27页 |
·去除盐分 | 第27-28页 |
·换填法 | 第27页 |
·换土垫层法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滨海区海港支路盐渍土路基的处治技术研究 | 第29-45页 |
·工程概况及背景 | 第29-30页 |
·工程概况 | 第29页 |
·工程背景 | 第29-30页 |
·盐渍土物理特性试验分析 | 第30-33页 |
·盐渍土的颗粒组成 | 第30-31页 |
·盐渍土的含盐量 | 第31-32页 |
·盐渍土含水量试验 | 第32页 |
·盐渍土的液塑限试验 | 第32页 |
·盐渍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 第32-33页 |
·盐渍土不良路基处理方案 | 第33-44页 |
·排水设施的合理设置 | 第34-35页 |
·强夯处理 | 第35-40页 |
·强夯施工工艺及要求 | 第35-37页 |
·强夯效果分析 | 第37-39页 |
·强夯作用下水盐运动 | 第39页 |
·强夯处治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 第39-40页 |
·换填石渣 | 第40-41页 |
·施工要点 | 第40页 |
·水盐运动 | 第40-41页 |
·优缺点 | 第41页 |
·石灰、水泥、固化剂复合固结土 | 第41-44页 |
·固化土方式的选定 | 第41-42页 |
·复合固结土施工工艺 | 第42-44页 |
·水盐运动 | 第44页 |
·海港支路路基处治效果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