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受限自组装方式构建的多功能集成聚合物胶囊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34页
   ·聚合物胶囊第10-11页
     ·聚合物胶囊简介第10-11页
     ·聚合物胶囊的结构特征第11页
   ·聚合物胶囊的合成方法第11-19页
     ·层状交替组装法第11-13页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法第13-17页
     ·软模板法第17-19页
   ·聚合物胶囊的功能化第19-26页
     ·响应性释放体系的构建第19-22页
     ·胶囊催化反应体系的构建第22-24页
     ·胶囊壁界面功能特性的构建第24-26页
   ·介孔材料与离子液体第26-31页
     ·介孔材料简介第26页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第26-28页
     ·基于介孔孔道的功能材料合成第28-29页
     ·受限自组装第29-30页
     ·离子液体简介第30-31页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第31-34页
     ·立题背景第31-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第2章 双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制备介孔材料研究第34-52页
   ·引言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9页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第35-38页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38页
     ·介孔材料的表征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51页
     ·表面活性剂与硅源比例的影响第39-42页
     ·对抗阴离子的影响第42-46页
     ·醇类共溶剂的影响第46-49页
     ·氨水浓度的影响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构建受限自组装模板研究第52-68页
   ·引言第52-53页
   ·实验部分第53-58页
     ·试剂、仪器与表征手段第53-54页
     ·咪唑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第54-56页
     ·球形介孔材料的合成第56-57页
     ·受限自组装模板内的聚合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间隔基团的影响第58-61页
     ·单链咪唑基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长的影响第61-62页
     ·咪唑基表面活性剂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球第62-65页
     ·碱性条件制备介孔 SiO2微米球第65页
     ·受限空间内的聚合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受限自组装方法合成参数可控聚吡咯纳米胶囊第68-80页
   ·引言第68-69页
   ·实验部分第69-71页
     ·试剂、仪器与表征手段第69-70页
     ·聚吡咯纳米胶囊的制备第70页
     ·模拟胶囊壁的制备第70-71页
     ·聚吡咯纳米胶囊(壁)的功能交换第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聚吡咯纳米胶囊的制备第71-74页
     ·基于扩散控制的胶囊壁厚调节第74-75页
     ·聚吡咯纳米胶囊壁通过性的逐级和可逆调节第75-77页
     ·基于离子交换作用的胶囊功能化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扩展受限自组装方法合成功能集成聚吡咯胶囊第80-97页
   ·引言第80-82页
   ·实验部分第82-87页
     ·仪器与表征手段第82页
     ·含糖类识别单元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第82-84页
     ·聚吡咯微米胶囊的制备与表征第84-86页
     ·含催化活性中心的聚吡咯纳米胶囊的制备与表征第86-87页
   ·结果与讨论第87-96页
     ·聚吡咯微米胶囊的制备第87-88页
     ·基于离子交换的聚吡咯微米胶囊的功能化第88-90页
     ·含糖基团聚吡咯微米胶囊的生物识别特性第90-92页
     ·含分子催化剂卟啉的聚吡咯纳米胶囊第92-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6章 结论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基三价铜参与的碳—碳和碳—氧键的合成反应研究
下一篇:土石坝地震动输入机制与变形规律研究